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城市地下管網規模日益擴大。然而,地下排水管道空間狹小、環境惡劣,人工清淤施工困難,由于排水管道淤塞不暢,每逢汛期,總有城市“內澇成海”。面對“城市看?!崩Ь?,恒通環境首創下水道清淤機器人,專為市政箱涵管道檢測、清淤設計,現已推出第四代箱涵清淤機器人。
恒通環境第四代箱涵清淤機器人技術,將亮相今年5月份的上海環博會。據恒通環境下水道清淤機器人研究院技術總監甘俊介紹,這款最新的箱涵清淤機器人采用模塊化設計,可針對不同工況,選裝不同類型的履帶底盤和前部工作裝置。這使得恒通環境的箱涵清淤機器人更為智能化、適用性更廣,甚至可以應對底層沒有硬化的排水箱涵和小型明渠。在清淤的同時,通過恒通環境機器人自帶的檢測模塊,還能探查箱涵破損及污水排放口的情況。
與此同時,恒通環境圓管清淤機器人已經研發成功,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該款清淤機器人能夠適應直徑800mm以上的所有圓管,可根據管涵水位和淤泥類型,搭載攪吸泵頭、真空吸頭、高壓水沖頭等多種工作部件,配合陸上脫水裝置,基本可以滿足市政行業所有排水管道的清淤作業。
“現在機器人是在半人工狀態下完成管道清淤,我的夢想是30年后,清淤機器人可以實現全智能化。希望以后的市政道路都是由機器人來巡檢,比如井蓋破了機器人可以自己修好換好,發現管道堵塞了機器人可以打開井蓋自己跳進去清淤疏浚修復,然后還能自己出來報告。”談及恒通環境下水道清淤機器人的研發方向,恒通環境創始人兼CEO劉許童表示,“我的夢想就是把中國的下水道搞好,讓城市更加美好! ”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