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2.0時代突顯“為效果負責”,宜興人做紫砂壺的工匠精神理應傳承于環保裝備事業上。王洪春交流中提到,做企業一定要走正道,要專注,認真做項目,不斷提高項目的經營水平。王洪春也告誡現場的CEO學員企業家,我們環境企業不要做不正當的事情,拒絕賄賂,不通過行賄方式取得項目。對環境負責,堅持做良心工程,專注,不盲目擴張。
環境產業CEO學員代表提問
當被問到鵬鷂環保三十多年屹立不倒的原因?王洪春董事長認為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力量。“老員工要離開的時候,我會跟他說,以后有需要的地方我會幫助你,以后若想要再回來,鵬鷂依然歡迎你”。曾經鵬鷂有好幾個中層被別的公司挖走了,現在一個個都回來了,他們回來后還是按照原來的標準給他們薪酬。鵬鷂對他們來說比起公司更像一個家。
最后在與環境產業CEO學員交流的時候說到,企業家要保持敏銳的眼光。企業需要不斷的持續創新。對于民營企業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不知道在發展過程會遇到多少礁石,我們都是在無數次跌倒之后又爬起來保持企業屹立不倒。
環境人的奮斗歷程是“四千四萬”精神最好注腳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參加了本次“問道鵬鷂”活動,在講話中傅濤表示,蘇商既是儒商的代表,也是實業報國的代表。在清末民初的時候,無錫成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形成了實業報國、義利兼顧的精神。改革開放后,蘇南地區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形成了“踏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排除千難萬險”的蘇南鄉鎮企業“四千四萬”精神。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 傅濤 精彩分享
聚焦環境產業,從最初的公社合作社到社隊企業、鄉鎮企業,從集體經濟改制,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從最初的材料供貨,到設備加工;從工程建設,再到投資和運營。這些發展節點,交錯綜合,環保在王洪春這里似重巒疊嶂,蕩氣回腸。我們相信鵬鷂環保上市之后又將是一次新的開始。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