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下管網看不見、摸不著,加上過去大家的建設理念是重地上輕地下,所以導致地下管網問題很多,滲漏嚴重、淤堵嚴重、爆管嚴重,市場環境比較惡劣。”萬朗集團董事長樊雪蓮在“2018(第十六屆)水業戰略論壇”上坦白指出行業亂象,并下決心從自身做起,打造全國性價比最好的管道并尋求轉型升級。
萬朗集團董事長樊雪蓮在“2018(第十六屆)水業戰略論壇”講話
萬朗集團董事長樊雪蓮
下一個水環境治理的“春天”屬于管網
十九大、兩會將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在此背景下,黑臭水體治理、農村污水收集、雨污分流、海綿城市等領域搭上政策的春風,發展很熱,水務行業的春天來了!
伴隨著水務行業的蓬勃發展,下一個春天是管網的春天,管網系統是熱點話題下項目建設的最后一塊拼圖,然而我國管材質量不容樂觀,管網爆破、城市內澇、黑心水管等事件時有發生,讓人很痛心。
在樊雪蓮看來,沒有健康的地下水脈,沒有堅固的管網建設,地上的美麗是短暫的。作為以管材起家的萬朗集團,18年來一直用技術引領推進管材質量和管道服務的革新。
從自身做起,萬朗三次技術轉型“對抗”行業亂象
樊雪蓮介紹,2001年萬朗集團創辦,那時主要以傳統的管道為主,經營各種供排水、燃氣、電力塑料等管道。后來經過技術升級的1.0、2.0、3.0三次跳躍,對管材不斷革新,公司也從傳統管道研發向非開挖、零滲漏新型復合材料系列管道及智慧管網整體解決方案轉變。
自公司創辦至今,萬朗已經積累18年的管道經驗,為上海迪士尼、上海中心大廈、上海世博館、上海虹橋交通樞紐、上海浦東機場、中國商飛C919總裝基地、北京奧運T3機場、奧運鳥巢等多個國家重點工程提供一攬子管網解決方案。
樊雪蓮表示,作為一朵管道行業的“小花”,但很多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上都有萬朗的“身影”、萬朗的技術成果,這是我一直以來引以自豪的地方,也說明萬朗的品質和服務深得客戶的認可,萬朗人深知地下管網的安全是城市生命線,管道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
介紹到這里,大家可能要問:既然萬朗有這么多的高端項目和榮譽,為什么還要轉型、創新升級?樊雪蓮指出,由于管道是地下工程,大家看不見,加上市場競爭無序,材料質量參差不齊,很多施工不到位,還有低價中標帶來的市場惡性競爭,導致很多地下管網的現狀不堪入目,市場環境比較惡劣。
“這樣的項目訂單,萬朗不會參與,它圖的是低價,跟公司的初心和理念是相沖突的。公司為此放棄了很多傳統的項目,導致公司業務規模上不去,企業又有那么多員工要養活,怎么辦?”樊雪蓮下定決心,既然我無法改變行業現狀,但可以改變自己!地下管網是城市的生命線、是人民的生活保障、是良心工程,從我做起,也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打造性價比最好的管道,轉型的目標就是要做真正好的地下管道,開始走向屬于萬朗的三次轉型之路:
技術升級1.0:2011年企業開始轉型,當時考慮到整個城市不能再開挖,地下管網不能再漏,所以萬朗歷時5年,研發非開挖、零滲漏新型復合材料系列管道,其中JPCCP管(直徑DN400-DN4000)成套技術經國家權威機構評估,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技術升級 2.0:談起研發的初衷,樊雪蓮表示:地下管線看不見,易被人鉆空子,用戶運營管理難。 因此2015年萬朗公司開始研發智能管道,讓管道“會說話”,在管道內植入芯片等設備,用于身份識別、受力分析、數據采集,旨在對產品質量、施工質量、質量驗收、運營維護實現在線監控,已成功應用兩年,得到了用戶的高度好評。
技術升級 3.0:2017年, 萬朗與上海知名的一家設計院共同成立萬朗環境科技公司,該公司擁有國內一流的專家和一批高尖端技術人才,并與美國最權威的管網模型專家合作,開發了管網水動力模型、管網系統管理軟件,可為用戶提供智慧管網整體解決方案。
當下,萬朗正在利用大口徑零滲漏管道內部空間,作為暴雨時城市排澇的調蓄設施,可經濟、快速解決城市看海問題;并建立智慧管網管理體系,通過不斷數據積累,使系統具備自我學習能力,實現人工智能的不斷進化。
此外,萬朗正在開發河網、管網區域水力模型,迭代水廠管理系統,將實現水廠+管網+河網三合一智慧管理,使公司最終成為區域排澇和智慧水務領域的綜合服務專家。
演講最后,樊雪蓮用馬云的語錄作為結束語:大多數的人都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相信而看到。創新的路是艱難的,是孤獨的,但是我們始終相信,只有創新企業才能生存,只有持續創新企業才能發展。美麗環境、美好生活是我們萬朗人持續創新的動力,也是我們萬朗人堅持不懈的追求!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