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26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31屆中國水周。為了讓更多市民了解節水護水治水知識,3月24日下午,粵海水務向廣大市民開放深圳水庫大壩,聯合羅湖區環境保護和水務局、南方都市報一起舉辦了“大手拉小手 護河益起行”活動。從全市招募的55個親子家庭組成的“小水滴”護水親子團等200多名市民參觀了平日不予開放難得一見的深圳水庫大壩,鳥瞰最美羅湖山水風光。
在深圳水庫大壩上,粵海水務講解員向參與活動的市民們介紹了東深供水工程半個多世紀對香港、深圳安全優質供水的歷史以及深圳水庫的基本情況。深圳水庫作為東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擔負著供應香港用水量70%-80%、深圳用水量50%以上的重任,水庫水質優于國家地表水二類標準,因此被親切地稱為深港兩市人民的“大水缸”。為了提升東深供水工程的供水水質保障水平,粵海水務還組建國家級水環境監測中心,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原水生物硝化處理工程。許多參觀者對這一背景十分感興趣,踴躍提出各類問題。
在進一步了解到粵海水務始終把“改善水環境、供應優質水”作為自己的使命,將“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作為管理的核心理念,用心運營管理深圳和全國各地的40多個水務項目,水處理規模位列全國前三,被譽為“中國水安全專家”時,大小朋友們都發出感嘆,為自己能喝上優質的“放心水”深感幸運。
離開水庫大壩,“小水滴”護水親子團大部隊一路飽覽“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最美羅湖山水全景,同步開始的還有環水庫綠色騎行活動。大家一路體驗最純粹的天然氧吧,抵達深圳水庫排洪河。護水奇兵志愿者從排洪渠取水,與“小水滴”護水親子團共同進行水質檢測,講解再生水知識。現場還開展了趣味橫生的護水問答游戲,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了解治水相關知識。
通過此次活動,參與者不僅近距離地感受了粵海水務為深圳水資源供應和水質保護作出的貢獻,還更深入地了解到深圳城市用水資源的現狀,意識到愛護水、節約水,綜合利用好水資源,離不開每一個市民的參與。
“今天才知道深圳一半以上的水都來自深圳水庫,我們喝的水水質都是非常優良的,很放心!”市民齊先生在參觀深圳水庫大壩后開心地說。“羅湖這些年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在這里居住的幸福感越來越高了。”一名參與活動的家長稱,“帶孩子參加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顆愛水護水的種子。”
此次活動受到了多方關注,南方都市報以《世界水日探秘深圳水庫,尋找最美河圖》為題全程網絡直播報道了本次活動。
大小朋友們認真了解東深供水工程半個世紀對香港、深圳供水的歷史。
“小水滴”護水親子團在深圳水庫大壩上觀看展板。
原來我們深圳人喝的水一半以上都來自深圳水庫!
志愿者老師與“小水滴”護水親子團共同進行水質檢測。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