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環境保護廳印發《2018年全省環保工作要點》,今年浙江省的環保攻堅戰,范圍從“水氣土”擴大到了“水氣土廢”,從天上到地下,布起一道綠色之網。具體詳情如下:
浙江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印發2018年全省環保工作要點的通知
浙環發〔2018〕1號
各市、縣(市、區)環保局:
現將《2018年全省環保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浙江省環境保護廳
2018年2月28日
2018年全省環保工作要點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新一屆省政府的開局之年。做好2018年全省環保工作,總要求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踐行“兩山”理念,緊扣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繼續當好美麗中國示范區建設的排頭兵。總抓手是實施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行動計劃,統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等各項工作,為“兩個高水平”建設提供良好生態環境支撐。總動力是改革創新,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實施生態文明新政。主要目標是確保地表水、空氣質量以及四項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繼續走在前列。
一、聚焦強化治本措施,聚力打好治水攻堅戰
1.高標準鞏固提升水質。持續開展截污納管、河道清淤、工業整治、農業農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生態配水與修復等“六大工程”,建立劣Ⅴ類水體復查機制,嚴防反彈回潮,夯實徹底剿劣的基礎,推進Ⅴ類水質斷面減少6個。開展“水十條”中期評估,強化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制定實施斷面水質達標方案,確保103個國家“水十條”考核斷面達到考核要求。推進重點流域和平原河網治理,加強長江經濟帶環境保護和大運河文化帶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河長制標準化管理,拓展河長制信息化建設,提高河長制社會化水平。
2.高質量推進污水處理。全面完成污水管網底賬、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能力、各類污染源排摸工作,推動創建工業園區(工業企業)“污水零直排區”30個、城鎮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200個。制訂城鎮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標準,啟動100個城鎮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技術改造。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運維管理,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試點500個。開展出水水質監督性監測。出臺農家樂餐飲廢水處理技術規范,加大農家樂餐飲含油污水治理力度。
3.持續深化重點行業治理。加強涉水行業環境管理,完成水環境影響較大的企業整治200家,完成造紙、鋼鐵、氮肥、印染、制藥和制革等六大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任務。切實落實規模養殖場主體責任,加強治理設施的運維監管,建設美麗牧場200個。推動水產養殖污染治理和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在農業“兩區”開展200個肥藥減量攔截系統示范點建設。強化示范引領,加強“治水促轉型”的典型培育和經驗推廣。
4.突出加強近岸海域保護。全面實施《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全面規范入海排污口,完成100個入海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提升。加強直排海污染源環境監管,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完善入海河流監測監管,開展總氮總量控制。加強港口船舶污染控制,新投入使用的沿海船舶執行新標準,落實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監管制度。
5.切實保障飲用水源安全。全面排查飲用水源地違法項目情況,加快全面清理飲用水源安全隱患,建立健全飲用水水源地“一源一策”管理機制,提高規范化建設水平。加強良好水體保護,開展千島湖、長潭水庫、珊溪水庫等省級以上重點湖庫生態安全評估。加強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監控,做好錢塘江等重點河湖藍藻防控工作。
二、聚焦深化重點領域治理,聚力打好治氣攻堅戰
6.深化VOCs污染治理。全面實施《浙江省揮發性有機物深化治理和減排工作方案》。完成涉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散亂污”企業清理整頓任務,完成重點行業290個治理項目,力爭完成工業涂裝、包裝印刷行業治理任務,石化、連續密閉化生產的化工以及其他適用行業全面推行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技術。加快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20個涉VOCs排放重點區域治理,推進VOCs監測監控系統建設,加強工業園區異味擾民問題整治。推進VOCs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加強臭氧污染控制。
7.深化清潔排放改造。抓好鋼鐵、水泥、玻璃、化工和工業鍋爐等行業領域廢氣處理設施深度改造,完成100個改造項目,推進寧波鋼鐵完成燒結機和焦爐煙氣深度治理示范項目、衢州元立金屬公司啟動深度治理工作,所有水泥制造企業(含獨立粉磨站)和保留的6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工業鍋爐廢氣完成特別排放限值改造,探索水泥SCR深度脫硝。鞏固燃煤小鍋爐整治成果,按國家要求淘汰高污染燃料鍋爐。
8.深化機動車船污染防治。嚴格機動車環保準入,全面實施輕型柴油車國Ⅴ標準。推進機動車排氣遙感監測,完善機動車排污監管平臺。繼續推進老舊車淘汰,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治理。推進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區建設。推進靠泊船舶岸基供電,新建碼頭和船舶配套建設岸電設備。推進船舶標準化和高污染老舊內河船舶淘汰。積極推廣清潔能源船舶,推進港作機械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替代。
9.深化城鄉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工地、道路、堆場、碼頭揚塵治理力度。加強餐飲油煙、裝修和干洗廢氣污染控制。推進農業農村廢氣污染治理,全面禁止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露天焚燒,加強秸稈焚燒火點遙感監測。加強農業氨污染控制,加強礦山粉塵治理。加強區域聯防聯控,狠抓重污染天氣應對。
三、聚焦土壤環境風險防控,聚力打好治土攻堅戰
10.推進土壤污染詳查行動。基本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開展重點企業用地基礎信息調查,推進第一批企業用地采樣監測。完善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基本覆蓋省級重金屬重點防控區和省級工業園區。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