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科右前旗、經濟技術開發區供水配水污水處理及管網一體化項目建立的飲水、供水、輸水、污水一體化的大水務模式,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瀘溪縣污水及垃圾處理環衛一體化PPP項目建立的鄉鎮污水、垃圾統一運營管理模式,也值得行業內學習和借鑒。
五、重視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審慎性
財政承受能力是衡量地方政府是否有能力、有空間開展PPP項目的核心指標。財承測算的審慎、合理,也是項目亮點之一。
在12個項目中,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食用菌扶貧分布式基地建設項目以6%的增長率來預測未來15年的財政收入,財承論證穩妥有度;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重點生態區位森林資源保護PPP項目,財承論證結合前五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平均年增長率等實際情況使用冪函數模型進行預測;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科右前旗、經濟技術開發區供水配水污水處理及管網一體化項目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中充分考慮土地財政收支不確定性及未來國家經濟增長趨勢,在前五年財政支出年均增長率約為12%的前提下,結合財政預算按照收支平衡、略有節余的原則,保守預測財政政支出增長率為5%,做到風險可控。可見,通過審慎合理的財承測算,控制地方政府PPP項目的支付責任風險,也是PPP監管的重中之重。
六、推動建立適用于PPP的土地政策
土地政策一直是制約PPP的政策要素。許多地方政府不愿意將PPP項目公司與政府自己的平臺公司同等對待,即便是公益性的項目,也不能將土地劃撥給項目公司,導致PPP項目公司的土地使用權來源一直模糊不清。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崇左?龍贊東盟國際林業循環經濟產業園(一期)PPP項目中,項目園區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部分用地由政府方劃撥給項目公司土地使用權,園區內經營性用地由園區入駐企業或項目公司以出讓的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根據園區入駐企業的需求設定資產租賃、產權出售、先租后購三套運作模式,明確土地在項目周期內的責任權屬。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對于政府付費類和可行性缺口補助類的項目,可以探索土地劃撥的順暢路徑,以消除社會資本投資的后顧之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產業新城PPP項目中,社會資本向政府提供了土地整理投資的服務,這意味著土地整理費用納入PPP總投資的通道逐漸清晰。
作者簡介:
宋雅琴 大岳咨詢總政策師 大岳研究院院長助理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