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東西,都敵不過真實。
在當下的時代,社會發展變化快,誘惑陷阱諸多。導致人性貪婪,欲望膚淺,為流俗所挾,人們越來越容易變得浮躁。聰明人,誤入聰明陷阱,處心積慮,只為虛榮與利益。真實不夠,戲份來湊。為了打造自己,內心鑼鼓喧天,做足戲份,極盡夸張與表演之技。聰明人都愛耍小聰明,以此而謀世;智慧者卻只用厚道待人,以此存天真。殊不知,張揚與浮華,從來離經叛道于真理;殊不知,黑暗前進一分,光明將會退后一步。在虛假與現實之間,智慧向來冷眼旁觀卻越過表相直抵真實之本質。
于企業而言,內心戲太多,往往目標失向事倍功半。內心戲太多的員工,醉心表演、私心過重,又處處設置自我的障礙或為他人設計障礙。他們熱衷耍花招,花樣百出,不可能有大的作為。在日常工作中,唯有以徙木立信的拙誠和“一生擇一事”的堅守,時刻保持工作激情和僧侶般的信仰,抱著“真相信、真去干”的態度,才可能擺脫內心戲太多的夢魘,成就自己,書寫無上榮光。
于行業而言,內心戲太多,必然引發行業悲劇。縱觀中國,環保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趨之若鶩。蕓蕓眾生中,不乏一些內心戲太多的企業渾水摸魚。他們趨利避害,靠表演、做秀和演戲來解決環境問題。這無疑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必然以悲劇告終,對于環境質量的改善來說更是一切徒勞。環保之路道阻且長,許多難關要過、許多險灘要闖,尤其需要凝神聚氣,少一些做秀,多一些實干,方能取得長遠發展。
于社會而言,內心戲太多,將阻礙社會發展。世易時移,從微觀到中觀到宏觀,踏實認真地做小事、做一件事的社會土壤,正日益貧瘠。在這個亂花迷眼、世態萬千的社會,內心戲太多的應付派,骨子里偷奸耍滑,成為社會發展的羈絆。正可謂“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曹雪芹“一生擇一事”,批閱十載、增刪五次,以驚人定力創作鴻篇巨著《紅樓夢》;屠呦呦“一生擇一事”,在青蒿素的分離試驗中歷經380多次失敗始終永不言棄,問鼎諾貝爾獎……唯有堅守信仰,傾力奮斗,拋棄浮華,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經得住淬練,以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這是經驗,更是現實,望諸君知悉。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