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把握先機,取決于誰能率先樹立正確價值導向的企業信仰。有信仰的環保企業,會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加深刻理解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把信仰擺到了關乎人民幸福、國家崛起、民族復興的重要位置。信仰的力量,決定著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未來,也決定了一個企業能否長足發展和做大做強。
在黨的領導下,我國改革開放即將迎來第40個年頭。在制造業、房地產、電子商務、互聯網+等不斷變換的經濟浪潮中,很多企業摸著石頭過河,以賺錢為唯一導向,信仰缺失、信仰模糊,成為普遍存在的問題。這種缺乏信仰的社會怪相,導致了眾多追逐短期利益的商業行為,對生態環境、對綠水青山造成了嚴重破壞,無視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傷害、損害了人民群眾對黨執政的信任和感情。如果視而不見或再不作為,黨的執政基礎就會發生動搖。
企業為什么會沒有信仰?因為政治上自信缺失。政治方向不清楚、不明確,企業家就不敢旗幟鮮明地站在黨和群眾的隊伍里;對黨的執政思路、執政理念理解不透徹,就難以完全做到跟黨走、聽黨的話。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我們企業建立信仰的最佳答案。
信仰會給企業帶來力量,這是企業使命之上更高的精神力量。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說:“做企業和做人一樣,一定要有信仰”,華為掌舵人任正非說:“我信仰我們的國家,中國一定會先崛起”。但凡偉大的企業,能抓住時代機遇或在變幻莫測的商業浪潮中砥礪前行的企業,都是有堅定信仰的企業。
在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指導下,環境產業3.0時代正在加速到來,產業轉型升級需求也會更加迫切。誰能把握先機,取決于誰能率先樹立正確價值導向的企業信仰。
那么,企業到底要信仰什么?中國近百年來的歷史性變革及跨越式發展,都是源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決策。共產主義,是黨的信仰,最能體現人民群眾的愿景。有信仰的環保企業,會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加深刻理解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會更加快速地找到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正確方法。
E20環境平臺也要做一個有信仰的企業,我們要旗幟鮮明地與黨站在一起,為人民群眾謀福利,為中華民族謀復興。E20環境平臺希望能攜手環境產業的有識之士,共同組建一支懂政治、講政治、守規矩的環境企業家同盟軍,成為有利于人民、有益于社會、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新時代企業。
【附】E20環境平臺學習十九大小組
傅 濤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陳 強 E20環境平臺顧問
谷 林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主編
李曉佳 E20傳播中心網站運營部經理
季 托 E20品牌營銷部 副經理
李 偉 E20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師
相關閱讀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