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把2017年作為全面實施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突出源頭重治、工程整治、河長主治、標本兼治、依法嚴治、社會共治,滇池全湖水質持續向好。
數據顯示,2017年1月至12月,滇池全湖水質繼續保持在Ⅴ類。2016年,滇池草海、外海水質全年由劣Ⅴ類提升為Ⅴ類,成為1995年以來水質最好的一年。在此基礎上,去年昆明市在黑臭水整體整治、生態補償、藍藻水華防控等方面加強滇池治理。2017年,滇池外海水域共發生中度和重度藍藻水華的天數為17天,與去年相比減少5天,藍藻水華程度持續由重度逐步向中度和輕度過渡。18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斷面水體達標率和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河湖水質狀況逐漸改善。
2017年,昆明市在全省率先出臺了《關于全面深化河長制工作的意見》,并對河長制各項工作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全市、縣兩級成立了以黨委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河長制領導小組,都明確了河長辦專門機構、人員編制、辦公場所和工作經費,全市河長制組織體系建設全面完成。市、縣、鄉、村四級分別明確市級河長36位、縣市區級河長387位、鄉鎮(街道)級河長1100位、村級河長1966位,全面構建起“四級河長五級治理體系”,河長制工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昆明市還按照“誰污染、誰補償,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在全省率先探索并建立了河道跨界斷面水質不達標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河道生態補償機制實施半年,截至去年10月底,滇池流域各縣區共需繳納補償金3.4億元。目前,各被考核單位正在按照《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辦法(試行)》規定開設生態補償金使用專戶,市級部門嚴格按照規定收取、撥付生態補償金。
“十三五”時期是滇池治理全面提速新階段,昆明市提出按照“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的思路,切實提高滇池治理的科學化水平,去年以來,已有多項高科技項目運用在滇池保護治理中。昆明市還編制完成了《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以及入滇池河道水質提升方案,啟動制定“一河一策”“一庫一策”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市民河長在行動”活動,試點“學生河長”“市民河長”,招募河長制志愿者,聘用企業負責人擔任企業河長,社會公眾參與河湖管理保護意識不斷增強。
今年是全面深化河長制的關鍵之年。昆明市將努力推動河長制工作走在全省、全國前列,確保2018年全面消滅河道劣V類水體,滇池水質(含雨季)基本消除劣Ⅴ類,全年水質達到Ⅴ類水標準。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