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研判
污染為發展矛盾需攻堅,環保領經濟產業升級。本周習主席作十九大報告,建設生態文明定位為千年大計,要求全黨全國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我們認為環境污染已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主要矛盾之一,需要攻堅克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我們認為通過排污權+環境稅對大量低端產業限制及調節,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環境稅開征在即,各省份稅率大幅提升。環境稅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開征,目前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湖北、廣東、海南、四川及貴州環境稅額都已出臺,相比污水處理1.4元/當量及大氣1.2元/當量的價格有了顯著提升(基準2~6倍不等),體現該省份政府對于環境保護重視提升。
魯蘇冀環境稅近百億,電力、建材、化工及有色居前。我們測算環境稅理論征收額可達845.2億元(不算危廢),其中水、大氣及一般工業固廢污染物環境稅分別為110.5、734.6和0.1億元,假設3,000萬噸危廢需要交納環境稅(1,000元/噸),對應環境保護稅為300億元。大氣+污水+危廢合計征收環境稅總額可達1,145億。
投資策略:生態千年大計,環境稅跬步開征。“十九大”會議明確生態文明建設是千年大計,我們認為環境污染已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主要矛盾之一,需要攻堅克服,環保將成為中國產業升級及經濟改革牽引力。環境稅機制下,能夠協助企業低成本持續減排的環保公司優勢將進一步放大,推薦擁有核心技術、資源等壁壘、業績成長性確定性高的碧水源(膜法水處理龍頭,排污權&環境稅推行下減排效果顯著,期待后續工業環保拓展)、金圓股份(水泥窯危廢處理龍頭,成本僅為傳統焚燒1/3,南方水泥合作及異地項目拓展帶來業績彈性)及上海環境,關于轉型環保的贊宇科技(擬收購新天達美切入水處理領域,環境檢測+水處理打造化工+環保雙輪驅動)
風險提示:環保督查推進低于預期風險;政策、訂單不及預期。
重點推薦
我們本周推薦組合維持不變,為碧水源(30%)、上海環境(30%)、金圓股份(30%)及贊宇科技(10%),推薦組合及累計收益率情況可以參考圖1。
本周觀點
★每周觀點:生態千年大計,環境稅跬步開征
“十九大”會議明確生態文明建設是千年大計,我們認為環境污染已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主要矛盾之一,需要攻堅克服,環保將成為中國產業升級及經濟改革牽引力。環境稅機制下,能夠協助企業低成本持續減排的環保公司優勢將進一步放大,推薦擁有核心技術、資源等壁壘、業績成長性確定性高的碧水源(膜法水處理龍頭,排污權&環境稅推行下減排效果顯著,期待后續工業環保拓展)、金圓股份(水泥窯危廢處理龍頭,成本僅為傳統焚燒1/3,南方水泥合作及異地項目拓展帶來業績彈性)及上海環境,關于轉型環保的贊宇科技(擬收購新天達美切入水處理領域,環境檢測+水處理打造化工+環保雙輪驅動)。
污染為發展矛盾需攻堅,環保領經濟產業升級
本周習主席作十九大報告,關于生態文明部分表述如下
一是“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 環保政治地位空前提升。建設生態文明定位為千年大計,要求全黨全國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所有的建設、戰略、文明等方面的表述中,環保均位列其中,與之對等的是法治、公平、正義,經濟、政治、文化,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等一系列立國之根本的詞組,地位空前。
二是“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點明環境污染是短期社會主要矛盾。污染防治納入”十三五”期間的攻堅戰,可見環保治理急迫性;我們認為環境污染已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主要矛盾之一,需要攻堅克服。
· 環保之劍引領經濟質量升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我們認為通過排污權+環境稅對大量低端產業限制及調節,有助于“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三是“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強化排污者責任,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 建立排污許可證+環境稅管理機制。今年推行環境督查、環保限產等效果顯著,后續污染防治要通過機制來推行,通過強化污染者責任、信息強制披露(排污許可證),嚴懲重罰及提供污染排放標準(環境稅)等機制來建立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環保治理體系。
環境稅開征在即,各省份稅率大幅提升
上周我們討論排污可證,本周重點講講環境稅,環境稅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開征,具體稅額各省份有1-10倍的自主決定權,目前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湖北、廣東、海南、四川及貴州環境稅都已出臺,相比污水處理1.4元/當量及大氣1.2元/當量的價格有了顯著提升;特別是廣東、海南、四川及貴州環境稅標準高于之前排污費價格,體現該省份政府對于環境保護重視提升。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