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博天環境集團聯合主辦的“2017全國工業園區水環境治理及提標改造高級研討會”在石家莊隆重開幕。
會議現場
全方位解決方案為園區保駕護航
來自工業水處理雜志、中國化工學會工業水處理專業委員會、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南京大學、桑德國際、清華大學、蘇伊士新創建等單位260余人出席會議。
會上,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前副司長胥樹凡,就新形勢下企業做好環境保護的策略和路徑進行了解讀。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周律、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黃輝分享了工業廢水處理的先進技術及相關技術標準等內容。
博天環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玉慧以“工業園區水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及核心工藝包”為題發表主旨演講,分享了博天環境在工業園區水處理方面的豐富經驗和先進技術。她指出,工業園區內入駐企業種類多樣,廢水水質復雜多變,處理難度大。博天環境可提供園區環境問題咨詢、水務投資、水系統工程總承包、水務運營、專業第三方監測檢測、安全應急等平臺搭建等園區全方位解決方案,為工業園區的穩定運轉及提質升級保駕護航。
王玉慧發表演講
隨著園區的發展,環保政策的驅使,環保標準的嚴格,中國園區發展和管理模式必然朝著綠色化、智慧化、循環化的方向邁進。會議認為,未來,在完善工業園區的基礎配置,保持穩定安全運行的前提下,通過循環化改造,搭建金融融資平臺、環保節能以及安全應急平臺,在廢水處理、化工行業VOCs綜合整治、危廢處理等方面,科學地利用先進且適用的環保技術,重視并加強基礎數據的采集、確保應急通信網絡的暢通、監測預警全覆蓋、優化應急預案體系、強化信息支撐,最終實現園區建設管理有效率、決策有數據、監管有手段、查處有依據、需求有反饋的生態智慧型工業園區。
關注行業痛點 推進生態環境建設
自1980經濟特區成立以來,工業園區飛速發展。至1992年,中國出現一股 “開發區熱”。提到工業園區,人們往往想到的是高能耗、高污染。目前國內工業園區存在諸多問題:園區環保管理能力參差不齊、省級以下工業集聚區存在監管盲區、工業園區管理方式存在漏洞、污染治理水平參差不齊等。如何加快推進工業園區水污染防治工作,使水環境治理更加便捷、高效,已成為水處理行業關注的重點。
博天環境集團自1995年成立以來,即通過哈爾濱市呼蘭縣的利民經濟開發區的“正大集團屠宰廢水項目”進軍工業園區領域。22年來,創造了眾多輝煌的業績。1995至1999年期間,集團承接了正大集團10余個園區類項目,涉及屠宰、食品、制藥等多個行業。2000年以后,博天環境集團繼續開疆拓土,工業園區類項目涉及行業范圍更廣的同時,項目運作的模式也更加多樣,如EPC、BOT、BOO、DBO等。
22年的豐厚積淀,見證了博天環境的匠心品質與責任擔當。面向環保產業的未來,博天環境將繼續勇敢地直擊行業痛點,為工業園區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更美好的生態環境做出積極貢獻。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