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鐵腕治污,大力開展工業污水污染整治行動。
4.加快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進度。2017年底前完成第二、第五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任務,完成第一、第四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建設;2018年投入運營第一、二、四、五污水處理廠,三區內8座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全部達到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2020年完成第七、第九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建設,住建、環保部門督促協調完成平吉堡農場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確保排放標準達到一級A,水務部門協調在平二支溝入河口處建設人工濕地,進一步提升入河水質。(牽頭單位:市住建局、環保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水務局,各縣(市)區政府)
5.突出抓好黑臭水體治理。采用“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旁路循環、旁路凈化、岸帶修復、生態凈化、就地處理和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等八項措施,力爭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內第二排水溝、銀新干溝、銀東干溝、滿城街東側排水溝、城市四排、陳家圈溝、平伏橋四清溝、西湖擋浸溝、西大溝9條城市黑臭水體,實現“不臭不黑,初見成效”;到2020年,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實現“長治久清”。(牽頭單位: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市水務局、環保局、農牧局、林業局、城管局、各縣(市)區政府)
6.加大污水截流收集工作。加大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污水截流收集工作,到2017年底前,清理關閉直接入河流、湖泊、排水溝的工業企業廢水排放口,實現河湖污水“零排放”,建成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到2020年,全市所有重點鎮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85%。(牽頭單位:市住建局、環保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環保局、水務局、各縣(市)區政府)
(三)綜合施策,大力開展湖泊濕地保護建設行動。
7.綜合治理重點入黃排水溝,加大人工濕地建設。2017年,完成四二干溝和銀新干溝入黃排水溝人工濕地建設;2018年,完成永二干溝、第二排水溝、中干溝和靈武東溝入黃排水溝人工濕地建設,入黃排水溝水質爭取達到Ⅲ類,局部斷面最低不能低于Ⅳ類;2020年,入黃排水溝水質全部達到Ⅲ類。(牽頭單位:市環保局、水務局;配合單位:市住建局、發改委、財政局、農牧局、林業局、城管局、各縣(市)區政府)
8.加大河湖水系連通整治。以打造銀川都市圈建設為契機,實施“六縱六橫”河湖水網建設,通過水系連通、清淤擴整、配套設施等,徹底解決河道淤積、水生態環境差、補排水設施不配套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恢復河湖的自然連通,增加河湖濕地調蓄能力,有效提高水體交換速率,修復水生態環境。2017年重點完成濱河大橋黃河濕地公園水系開挖、犀牛湖清淤整治、銀青高速公路南側湖泊水系清淤整治、金鳳區北部水系連通和興慶區東部水系擴整等5項河湖水系連通項目;完成《銀川市西北部水系連通整治規劃》,開工實施中關村創新創業園水系連通擴整項目。(牽頭單位:市水務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發改委、住建局、規劃局、行政審批局、規劃局、財政局、國土局、環保局)
9.加快湖泊生態修復及景觀提升。以“百湖潤銀川,碧水環城流”為目標,實施湖泊生態修復及景觀提升等工程,通過岸線提升、生態綠化、景觀美化等措施,徹底解決目前湖泊濕地岸線生態環境差等問題。2017年底前,完成《銀川市“一湖一策”“一溝一策”實施方案》,重點完成艾依河華雁湖至正源街段岸線綜合提升、濱河大橋黃河濕地公園景觀提升及黃河寧夏段二期防洪工程銀川河段整治等;2018年按照“一湖一策”“一溝一策”實施方案,重點實施艾依河親水大街、七子連湖、閱海等重點河湖岸線景觀提升;2018-2020年,實施賀蘭山路、高家閘溝、西大溝的連通擴整和犀牛湖等湖泊的景觀提升,整體提升西夏區水生態環境,完善銀川市西北部城市水環境體系。(牽頭單位:市水務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發改委、行政審批局、規劃局、國土局、財政局、住建局、林業局)
10.加強河湖濕地修復與保護。保障河湖等水源涵養空間不被侵占,確保全市重點河湖水域面積只增不減、只退不占;統一調度、合理使用,保障重點河湖的生態補水。每年利用春灌和冬灌對艾依河進行全面換水;重點加大黃河灘地保護,大力實施河湖沿岸綠化造林,改善河湖周邊生態環境;加大河湖溝渠水系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力度,及時清理水面垃圾、打撈水草,加強岸坡岸線衛生保潔,實現水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湖岸無垃圾雜物;定期開展水生生物種植及增殖放流,提高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水體凈化調節功能,維持河湖生態系統健康。2017年底前,完成市、縣、鄉三級河湖河長公示牌的設置。(牽頭單位:市水務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城管局、林業局、農牧局)
(四)嚴防嚴控,大力開展執法監管行動。
11.加強水功能區跨界斷面和重點水域水質監測。2017年,確定市級重點河湖排水溝水質監測斷面40個開展監測,全市其他重點河湖排水溝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由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水質監測斷面開展監測,并定期向社會公布所有水體的水質監測結果,確保到2020年底,黃河銀川段水質總體保持在Ⅲ類以上;艾依河閱海水質全部達到和穩定在Ⅲ類;鳴翠湖等重要湖泊與濕地水質穩定在Ⅲ類以上;主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80%。(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水務局等)
12.加強河湖日常巡查監管。完善河湖日常監管巡查制度,對重點河湖、水域岸線水環境、水生態實施動態監控;充分利用智慧城市管理“12345一號通”、“12369”環保熱線及河長辦公室值班電話等平臺,推動公眾有序參與和監督水環境治理工作。(牽頭單位:市城管局、水務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行政審批局、環保局)
13.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嚴禁侵占河道、圍墾湖泊、非法采砂,清理整治岸線亂占濫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突出問題,恢復河湖水域岸線生態功能。2017年底前,啟動河湖水域岸線管理范圍劃界登記;2018年底前,依法劃定河湖管理范圍,明確地理坐標,設立界樁、標示牌;2019年向社會公布劃界成果。(牽頭單位:市國土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水務局、規劃局)
14.開展河湖管理保護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要充分發揮公安、城管等綜合執法作用,積極探索“河長+警長”機制,建立健全河湖治安管理責任機制,嚴厲打擊涉河湖違法行為,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設障、捕撈、養殖、采砂、采礦、圍墾、侵占水域岸線等活動,全力為水環境治理保駕護航。(牽頭單位:市公安局、城管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環保局、國土局、水務局、農牧局等)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