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我的行業第一名”征文活動來稿,轉載請標注來源。)
定義:國內第一個農村污水區縣整體打包治理運營項目
理由:2014年,德清縣對全縣151個行政村開展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由雙良商達整理打包治理,統一設計、提供設備并承擔全縣污水設施的運營工作。在此之前,國內尚無整個區縣整體打包治理運營項目。
簡介:浙江省“五水共治”三年行動計劃中,德清縣對全縣151個行政村開展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由雙良商達統一設計、提供設備并承擔全縣污水設施的運營工作。針對農村污水點多、面廣、量大的行業特點,雙良商達基于智能農村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采用智能農村污水管理云平臺對分散在各鄉鎮的農村污水站點進行遠程移動管理。成立了浙江省首個農村污水運維中心,配備運維車輛、監控中心及標準化驗室,降低綜合管理成本30%以上,并以此創立了農村污水“遠程移動管理”新模式,先后在江蘇、四川、貴州等地推廣應用。2014年11月,浙江省“深化千萬工程 建設美麗鄉村”現場會在德清舉行。 2015年7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的意見》。明確建立推廣德清“五位一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體系。2017年5月,雙良商達成為首家獲得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維甲級資質企業。
投稿單位:浙江雙良商達環保有限公司
正文:
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的戰略部署,并提出“治污先行”,把治理污水特別是治農村生活污水當作頭等要事來抓,指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事關千萬百姓的大拇指工程、先行工程,是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全省計劃用三年時間,開展21278個建制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農村污水全覆蓋。
德清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制定了相應的作戰計劃,扎實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到目前為此,全縣共建設并投入使用的站點超過1600套,日處理量5-20噸站點占比約72%,日處理量5噸以下的站點約26%。
針對農村污水點多、面廣、量大的行業難題,德清政府通過探索,依托第三方市場化,探索出了一系列特色工作方法,并在全省創新性地提出了農村生活污水“五位一體”長效運維管理模式,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開創出了一套“德清模式”。縣級、鄉鎮、行政村、村民及第三方職責明確、各司其職。政府部門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前三年運維工作由浙江商達環保有限公司承擔,對全縣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點實行分組分區域,每個站點責任到人的原則,定期開展日常運維工作。
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農村污水的治理與其說是技術問題,還不如說是組織和管理的問題。農村污水主要難點如:管網收集難、終端設施質量不齊、后期運營維護缺乏等。主要原因在于:村鎮分散設計、建設、運行,資金利用效率不高,監管難以落實到位,導致建設質量和運行效果達不到設計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分散組織與實施
省內一些地區,雖然有統一的規劃及計劃。但是這些地區把具體的工作分解到行政村。由于專業度等原因,導致工藝選擇不合理,分散采購成本高,標準不統一等問題。給后期長效運行造成隱患。全國沒有統一的農村污水排放標準。我國目前已頒布并正在執行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約35部,其中僅有寧夏、福建、山西、河北、浙江等幾個省區出臺了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
2、終端設施標準不一
傳統做法是終端設施采用土建工程由各地分散建設,由于各施工質量參差不齊,隱蔽工程多,單點投資小,站點數量又多,難以有效監管,影響質量又延誤工期。分散建設的土建工程容易成為當地村干部的獲利的途徑,給土建工程的質量造成隱患。一些采用一體化處理設備的項目,由于設備制造、檢驗與安裝標準善未完善,工程質量參差不齊。
3、村民分散管理
農村污水治理的落腳點是長效運行。站點建好后,傳統的做法是把站點的維護交由當地村民兼職管理,由于無法有效對其考核,加之責任心與專業度的原因,致使管理不善。
4、缺少專項資金支持
部分地區“重建輕管”現象仍然嚴重,后期長效運行缺乏專項資金的支持,仍然存在污水處理設施‘曬太陽’問題。因此,要讓農村污水處理持續性發展,存在一定難度。
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思路與對策措施
針對這些難點,德清縣政府及農辦等相關部門,在農村污水治理開始實施前,對省內外及全縣的農村污水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對農村污水的治理規劃、工藝選擇等方面進行多輪分析,組織多家單位進行前期的溝通。針對農村污水治理的行業性難題,德清政府進行積極的管理創新,探索實施了農村“智慧治水”新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證明是好的。可以很好的解決上述農村污水面臨的難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做法:
1、由縣政府統一負責實行“三統一”,在組織形式上保障了農村污水的長效運行。
第一就是“統一規劃設計及招標采購”。縣農辦統一組織對全縣農村污水進行規劃編制、工藝選擇以及主要管材和設備的招標采購,發揮規模效應,降低成本。有些地方把這些工作分解到行政村。由于專業度等原因,導致工藝選擇不合理,分散采購成本高,標準不統一等問題。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