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廢全產業鏈布局中——“環衛一體化”
除了持續火爆的水處理市場,固廢市場近幾年也快速發展中,其中垃圾焚燒發電當屬固廢處置中最具市場空間的細分領域。據宇墨咨詢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固廢類項目個數中50%為垃圾焚燒發電類,20%為環衛一體化類,其余為生物質發電、餐廚垃圾處置和工業廢物處置類。宇墨咨詢在3月份的環保項目地圖中已經強調垃圾焚燒發電在固廢處置中將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家也借助政策不斷推動垃圾焚燒發電,比如前段推出的《關于推進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的指導意見》中借助環境信息公開,向公眾開放垃圾焚燒發電運營過程,推動公眾對垃圾焚燒發電的科學認知,在群眾中有效推廣垃圾焚燒發電。
垃圾焚燒發電的前提是前段有效的垃圾分類,而近幾年“環衛一體化”概念持續火熱,其就包含了垃圾的“掃、收、轉、運、處”,涵蓋固廢處置的全產業鏈。加之PPP概念的推動,環衛服務行業由以往的政府壟斷逐步走向市場化,環衛一體化PPP項目也開始逐步落地。在這個全產業鏈布局中有競爭優勢的企業有從裝備企業成功轉型的龍馬環衛,走在環衛一體化前端的啟迪桑德,處于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龍頭的綠色動力環保,以及籌備上市且有政府資源的北京環衛集團。
項目集中向中部及經濟不發達區域擴散
依據上半年的統計數據,內蒙古、河南、安徽、山東四個區域的訂單總量最多。這與以往的環保訂單聚集地有很大區別,為何上市企業開始在華中以及西南區域逐步拿下訂單,華東以及京津冀區域的環保項目開始逐漸縮減了嗎?此前中國的環保項目以經濟發達區域居多,現今一些西北以及南部偏遠區域(如云南、四川、內蒙古等地)開始逐步有大批環保項目訂單出現。這與當地龍頭類環保企業的興起以及地方環境治理需求、政府政策支持不無關系。
隨著中央財政支持,內蒙古一大波環保項目來襲,上半年環保項目訂單金額最高的區域就是內蒙古。截止6月底,上市企業在內蒙古區域已經簽下了28個環保訂單,除了當地的龍頭企業蒙草生態簽下的以生態治理為主的18個訂單以外,當地的市政供水治理等項目由外地的龍頭企業,如碧水源、啟迪桑德等拿下。蒙草生態在轉型期間,想要霸占整個內蒙古的環保市場,仍需要提升細分行業的技術壁壘才有更廣闊的空間。對于一些想要往外走的北京以及華東區域的環保龍頭企業,能否力壓地方外行龍頭企業,拿下華中、西北以及華南區域的項目訂單,和當地有國資背景的企業合作組成聯合中標體,在當地成立分公司,不失為一種方式。
2017年是環保產業的實干之年,預計下半年仍會有大量訂單出現。隨著環保產業對綜合治理能力需求的提升,對一些只專注于細分領域的中小企業來說,競爭也越來越大。一些小企業要么擁有獨特技術被大企業收購,要么承擔大企業外包的細分領域任務,在越來越多的綜合類治理項目中將是龍頭企業角逐的天下。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