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2結合產污節點及污染物濃度,計算出該行業每個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總量。
6.2.2.3分析系統物料平衡情況(結合圖表),計算主要物耗、水資源消耗、單位能耗等。
6.3污染防治技術
6.3.1簡要闡明污染防治技術的原理、過程環節及適用范圍。
6.3.2列出采用技術的工藝設施運行時條件、運行參數及污染物削減和排放情況。
6.3.3評價技術特點。
6.4最佳可行技術
6.4.1清潔生產工藝
6.4.1.1描述清潔生產技術的原理方法、運行條件、技術特點、污染物排放濃度及排放量等,包括預處理及后處理等各個環節(結合圖表)。
6.4.1.2界定某一清潔生產技術的使用條件和應用范圍。
6.4.1.3描述技術的環境效益,包括污染物特征、去除效果等。
6.4.1.4描述清潔生產技術在應用時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包括二次污染情況等。
6.4.1.5給出清潔生產技術應用時所需的投資、能耗、物耗、運行維護費等。
6.4.2污染治理技術
6.4.2.1描述污染治理技術的原理特點、工藝過程和技術參數、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濃度等(結合圖表)。可按產污過程或污染物形態分別列出。
6.4.2.2界定該污染治理技術的使用條件和應用范圍。
6.4.2.3給出技術應用過程中污染物去除率及排放標準限值。對于能達到更高標準限值的特殊技術,應明確指出并描述。
6.4.2.4描述污染治理技術在應用時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包括二次污染情況。
6.4.2.5計算污染治理技術應用時所需的投資、能耗物耗、運行維護費等。
6.4.3環境管理描述為確保最佳可行技術實施而采取的管理手段,包括技術工藝設計、設施的常規檢測、運行操作和保養的方法、技術使用者的專業技能規范等。
6.5新技術
6.5.1對于優于現有排放標準(包括特別排放限值)的技術,描述其原理、參數、特點,并給出可以達到更高水平的排放限值。
6.5.2對污染物排放強度及總量大幅度削減的技術(包括近零技術及回用技術),描述其原理、參數、特點。
6.6附錄可采用附錄的方式對標準的補充性內容進行說明,應明確說明附錄是“規范性附錄”,還是“資料性附錄”。
6.7參考文獻
6.7.1在標準編制過程中參考過的文獻應列入標準的“參考文獻”中。
6.7.2參考文獻按照GB/T7714-2015要求進行編寫。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編制說明》內容
A.1指南編制的背景描述項目任務工作來源和工作過程,行業技術發展趨勢、產能情況、國民經濟狀況、行業生產污染情況。
A.2指南編制的必要性。
A.3國內外相關技術管理情況分析國內外相關技術管理、技術評估、環境治理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包括環境監測類標準的匹配情況等。
A.4基本原則和基本路線
A.5技術內容說明確定標準主要技術內容(技術指標、參數、公式、性能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的論據(包括試驗、統計數據)及說明。
A.6國內外對比分析對比國內外同類標準或技術法規、技術或控制水平、主要參數等內容。
A.7實施方案說明該項目的管理措施、技術措施、實施方案和建議。
A.8指南征求意見增加送審稿的征求意見和對意見的處理情況。
A.9送審稿處理說明送審稿技術審查情況。
A.10附件主要包括調研和監測報告,試驗和驗證報告,采用國際或國外標準的原文和翻譯稿等。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