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4日,茂縣疊溪鎮新磨村突發山體高位垮塌后,四川省環境監測系統立即啟動應急監測預案。在省總站的統一協調調度下,成都市環境保護局、阿壩州環境保護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對受災區域及下游地區開展了環境應急監測。
根據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的統一協調,由都江堰市環境監測站派出應急監測工作人員前往茂縣支援,與阿壩州環境監測中心站和茂縣環境保護和林業局共同組成應急監測工作組,派出16名監測人員和環境應急監測車,攜帶便攜式監測設備對事件現場開展了現場監測。對事件現場松坪溝斷面、下游3千米斷面、松坪溝入岷江口下游200米斷面和茂縣牟托村下游100米斷面4個點位進行了水質采樣監測。
(環境應急監測車)
(事件現場分析和采樣)
(茂縣牟托村下游100米斷面采樣)
監測數據表明,3個斷面水質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域標準,事件發生地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水域標準,水體質量保持優良。
(樣品實驗室監測分析)
同時,由四川省總站派出的一輛應急監測工作車從24號下午開始出發,在畢業于中科院的柳強博士帶領下經過長途急行軍,在25日11時抵達疊溪鎮。
阿壩州出境斷面水質自動監測
位于下游的汶川縣姜射壩和映秀的2個水質自動站對下游地表水開展了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氟化物、溶解氧、六價鉻、總錳、總砷、總汞、揮發酚10項指標的水質自動監測。
監測數據表明,2個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域標準,水體質量保持優良。
監測數據已在阿壩州環境保護網站和茂縣電視臺播報,向社會公開,確保下游民眾對飲水安全的知情權。
成都市飲用水源應急監測
“6.24”茂縣山體滑坡事件發生后,成都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制定了應急監測方案,嚴密監控成都市飲用水源水質狀況。
根據應急監測方案,成都市骨干技術人員攜帶儀器已于6月24日當天赴茂縣進行支援,成都市對都江堰黎明村(紫坪鋪水庫下游)、都江堰南橋及成都市自來水六廠實施4小時一次的加密監測,監測項目包括pH、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溶解氧、氨氮、總磷、總氮、石油類、糞大腸菌群、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10個項目,同時利用沿途水質自動站對水質進行監控。
從6月24日14:00開始,成都市已出動監測人員近100人次、監測車近20輛次,采集分析樣品近200個,發出應急監測快報7期。從目前成都市自來水六廠取水口監測結果來看,成都市飲用水源水質未受影響,應急監測工作仍在持續中。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