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發言
房勇就中國水環境曾接觸過的海外PPP項目做了深入思考。“我們在積極的推進海外項目,籌劃海外平臺,推進過程碰到很多問題,最大的是標準、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在市政設施的公共領域,法律不健全地區,PPP模式風險很大,因為法律制度和交易結構、收費機制不健全,會造成收費機制保障不到位,PPP的合同交易結構很難建立。如果可以在部分的項目中采用中國的標準,可能項目成功率會大大提高。”他表示,中國水環境曾在斯里蘭卡探討過一個PPP水務項目,擬采用DBFOT的模式,水務局付費。項目談判過程非常完善,但很難啟動,主要原因是斯里蘭卡沒有完整的特許經營權和體系,合同框架不完整。國家財政部承諾進入到預算里,但預算相關的文件還沒有;水務局承諾支付,但缺少支持的文件。
房勇發言
E20研究院產業研究部經理井媛媛用最近研究報告展示了“環保走出去的企業探索”。她表示,政府的重視下,更多的企業選擇了國際化和走出去。全球對外投資2015年與2014年相比增長11.8%,中國的同期數是增長了18.3%,中國對外投資增速高于全球增速的6.5%;2016年,中國企業跨境并購的數額215.7億美元,其中環保領域跨境并購數額達93.7億美元。在一帶一路中,污水和固廢處置兩大板塊的占比最高。對于企業走出去的風險,她提出:“在走出去過程中,政府外交政策、政策標準的風險、文化的差異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比如關于意向書中的‘定金’,有的國家并沒有規定金怎么拿回來。”
井媛媛發言
會議最后,設置了互動交流環節。主講嘉賓與現場觀眾就“協議糾紛、信貸擔保、治理模式”等問題展開探討。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