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鈣鎂行業。現有鈣鎂企業72家,規上企業26家,規下企業46家,總產能410萬噸。2016年完成銷售收入16.4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38億元。2016年燃煤消耗34.42萬噸,占8大行業的3.2%,二氧化硫排放530噸,占8大行業的2.9%,氮氧化物排放641噸,占8大行業的2.6%,顆粒物排放435噸,占8大行業的1.4%。民營企業71家,集體企業1家;分布在5個縣區,其中井陘縣52家,平山縣15家,井陘礦區3家,贊皇縣1家,趙縣1家;手續不全的22家。從業人員4185人。畝利稅貢獻率0.73萬元。
6.石材加工行業(含蛭石加工、云母加工)。現有石材加工(含蛭石加工、云母加工)企業1580家,規上企業9家,總產能2874萬噸、746萬平方米。2016年完成銷售收入38.99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29億元。2016年燃煤消耗3962噸,顆粒物排放355噸,占8大行業的1.1%。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家,民營企業1579家;分布在8個縣(市)、區,其中靈壽縣1168家,平山縣139家,長安區138家,新樂市33家,井陘縣35家,藁城區14家,贊皇縣30家,元氏縣23家。無工商登記手續的557家。從業人員1.6萬人。畝利稅貢獻率2.71萬元。
7.煤化工行業。現有煤化工企業12家,規上企業10家,總產能198.5萬噸。2016年完成銷售收入41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8億元。2016年燃煤消耗266萬噸,占8大行業的25%,二氧化硫排放1336噸,占8大行業的7.2%,氮氧化物排放1984噸,占8大行業的8.2%,顆粒物排放341噸,占8大行業的1.1%。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4家,民營企業8家;分布在11個縣(市)、區,其中晉州、無極、元氏、靈壽、藁城、鹿泉、正定、井陘、平山、循環化工園區各1家,新樂2家;手續不全的6家。從業人員9323人。畝利稅貢獻率-7.79萬元。
8.鑄造行業。現有鑄造企業367家,規上企業51家,規下企業316家,總產能117.32萬噸。2016年完成銷售收入56.54億元,實現利稅總額4.97億元。2016年燃煤消耗7264.5噸,二氧化硫排放664.86噸,氮氧化物排放617.41噸,顆粒物排放308.35噸,廢砂、廢渣排放量10645.67噸。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家,集體企業4家,民營企業362家;分布在15個縣(市)、區,其中,藁城區13家、欒城區46家、鹿泉區48家、長安區17家、礦區2家、晉州市87家、新樂市17家、平山縣2家、靈壽縣21家、行唐縣17家、正定縣4家、深澤縣11家、元氏縣36家、贊皇縣2家、趙縣44家。手續不全的156家。從業人員2.03萬人。畝利稅貢獻率11.02萬元。
二、存在問題
1.污染排放嚴重。鋼鐵、焦化、水泥、建筑陶瓷平板玻璃炭素、鈣鎂、石材加工(含蛭石加工、云母加工)、鑄造、煤化工等8大行業年消費燃煤1065萬噸,年排放顆粒物3.06萬噸,二氧化硫1.85萬噸,氮氧化物2.42萬噸。
2.企業布局分散。全市除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外,其他19個縣(市)、區均存在8大行業企業,污染排放管理難度大。
三、面臨形勢
1.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要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是中央著眼全國發展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我市加快轉型升級、綠色崛起,建設大省省會,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市必須加快調整退出不符合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污染排放大的重點工業行業,優化區域發展空間布局,為我市鼓勵發展的各類產業“騰籠換鳥”。
2.省會功能定位的新期待。省委九次黨代會賦予了石家莊“增強輻射帶動功能,加快建設現代化省會城市”的新定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我市產業轉型、城市建設、縣域發展、生態治理四大重點戰略任務。因此,我市必須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加大重點工業行業結構調整提升的工作力度。
3.客觀自然條件的新選擇。我市處于太行山前的特殊地理環境,逆溫層、靜風天氣多發,聚集的污染物不易擴散,全市人民賴以生存的生產、生活環境,再不能承載8大行業以煤為能源的消耗總量和污染排放總量,必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破釜沉舟的勇氣,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有序調整退出8大行業。
第二章總體思路、退出原則和退出目標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河北省第九次黨代會確定的“堅定走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和省會新定位的決策部署,以石家莊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我市禁限發展產業指導意見為遵循,以鋼鐵、焦化、水泥、建筑陶瓷平板玻璃炭素、鈣鎂、石材加工(含蛭石加工、云母加工)、鑄造、煤化工等8大行業為工業行業結構調整提升的重點,重拳出擊有序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為構建產業新體系、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做貢獻。
二、退出總原則
按照《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石家莊市產業發展鼓勵和禁限指導意見(2017-2019年)》、《石家莊市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省會新定位建設需要,以及我市區域環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緊迫需要,強化節能減排,深入實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積極推進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等約束性資源交易,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嚴格落實《國家水十條》、《省水五十條》及《市八十條》,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國家“土十條”行動計劃,強化工業污染場地治理,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兼顧我市環境承載能力和市場需求,按照“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原則,通過兼并重組、改造轉產等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推動企業加速退出8大行業。
1.依法依規強制退出。對8大行業企業中經營手續不全、違法違規經營的企業要依法關停。鋼鐵行業2017年9月30日前達不到環保排放特別限值要求的依法關停。各級行政職能部門在各縣(市)、區政府上報8大行業摸底情況后為企業補辦的相關手續一律無效。堅持政府推動,強化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和綜合標準的門檻作用,依法依規推動污染行業產能退出。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