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請問內回流大小怎么調整,我們設計最大內回流比為200%,但實際多加裝了一臺內回流泵,實際最大可達300%左右。平時運行中有時開一臺,有時兩臺,有時全開三臺,分別運行一段時間后也看不出出水指標有什么明顯差異。不管內回流量有多大,生物池水力停留時間都是不變的 ,增大內回流量的話是否有利于TN的去除,那么是否可以一直開三臺保持內回流比在最大的300%左右,請問增大內回流會有什么弊端?
回答
1、如果2個沉淀池進水參數都一樣,而一個沉淀效果好,一個不高的話,應該是沉淀池的問題,你測過出水堰,但是還要看看另外2個地方有無問題:
1)中心出水口外整流罩是否有問題
2)刮泥機是否在某一部位掛不干凈,導致該部位污泥停留時間長解體而浮出
3)當然出水堰誤差一定要調整,甚至可以主動調整下,不要小看差不多,出水堰小出水口多了,自然水流方向上流量不一樣了。
2、內回流的話,自然加大對脫氮有利,當然,太大的話也有缺點:
1)帶入氧氣太多;2)能耗浪費。
問題7
倒置AAO工藝,AAO工藝前段有水解池,平時水解池排泥每天1小時。由于近期進水COD過低,增加水解池排泥時間是否可以增加后續進入AAO池的COD值。
回答
可以理解為水解微生物排泥減低后,進入水解池的廢水降解效果變差,可以讓進入后續系統的廢水污染物濃度提升。但排泥力度不會太大,所以,效果應該有限。當然,加大排泥可以提高水解池無機雜質的去除,繼而提升水解效果是有一定幫助的。
問題8
污水廠采用的是SBR工藝,進水COD200mg/L,氨氮20mg/L,污泥濃度基本保持在6000左右,曝氣階段DO在2mg/L左右,出水氨氮一直在1mg/L左右。前天下雨,氨氮去除效果突然降低了,進水氨氮20mg/L,出水有時候8mg/L,經常10mg/L左右。有人說是負荷太低,污泥老化,個人認為污泥老化引起的作用應該不會這么迅速;也有人說是下雨混入了無機質,但通過觀察污泥的性狀還是比較好的。請問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氨氮去除效果的突然降低呢?
回答
氨氮從20mg/L降低到1mg/L的話,去除率在99%以上了,這個主要歸結為你的污泥濃度保持在6000mg/L有關,但是也會帶來負面作用,就是系統對外界的波動適應性變差,比如下雨天,如果是市政污水處理廠的話,通常會出現進水流量的增加,在進水有機物濃度總量不變而進水水量增加明顯的話,系統的適應性變差,就會出現去除率的波動。如果是那樣的話,我想你為此一段時間,系統會恢復到之前的狀態的。
問題9
污水廠近期進水濃度很低,有大量的雨水,出水較穩定,泥水分離很好,很清,但是這兩天突然有這樣的情況,污泥濃度從2000mg/L,慢慢降低,昨天就降低到1700mg/l左右,今天就降低到1500 mg/L左右,現在(晚上)才1300mg/L左右,而出水就越來越清(越來的也算清,昨天比前天清,今天比昨天清,現在看起來就很透亮的)而一直還沒有排過泥,現在還一直投加營養源(面粉),很費解的是,怎么污泥濃度會不斷降低的?
回答
先解決下面幾點:
1)是否局部攪拌設備或曝氣設備故障,導致污泥于某處沉淀
2)檢測數據是否有偏差
3)本身進水濃度過低,導致活性污泥被動減少
4)雖然沒有主動排泥,也要看看有無閥門關閉不嚴,或者有漏損出去的。
5)是否進水量較大時由于沉降不佳導致瞬時大量污泥流出系統。
問題10
AAO工藝:在生化前段有初沉池 ,運行不是很正常,主要是排泥不連續,但是出水常規指標還算正常,出水也沒有太多雜質,想問下這種情況會對后續生化工藝有什么影響?此外,連續觀察很多天,就發現活性污泥再O段時,污泥顏色偏淡,顏色接近灰褐色。請教這是絲狀菌的原因,還是其他原因?有沒有什么措施能改善下?同時因絲狀菌膨脹,二沉池有時會出現整體泥層上浮,但是還沒有順水流出。觀察二沉污泥顏色呈深褐色,不知道是否正常?
回答
1)初沉池不連續排泥,但出水正常的話,則不會對后續生化系統有影響。
2)如果顏色過淡,且沉降比高的話,可以證明是絲狀菌導致的。改善的話,還是要加大內回流,增加膨脹污泥在缺氧段的停留時間。
3)污泥整體上浮,多半是絲狀菌的問題(出水水質良好)。如果絲狀菌膨脹不惡化的話,則問題不大,但是,在水量波動時容易導致出水超標。
問題11
好氧池培養期間,pH下降很快,鏡檢只發現少量的鐘蟲和累枝蟲,SV30倒是有增加,怎么盡快把污泥培養起來?
回答
1)要看看進水是否存在導致pH值減低的情況;
2)說明目前培養進程還是良好的;
3)說明污泥活性較高;
4)如果能夠適當提高進水底物濃度將有助于活性污泥培菌進程 另外曝氣量需要控制好,如果DO不低于2mg/L的話,可以減低曝氣量。
問題12
沉淀池上面死泥多,一個星期左右后,就變少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回答
如果是沉淀池的話,通常有如下原因:
1)反硝化導致的污泥上浮(曝氣池無浮渣);
2)絲狀菌膨脹導致的污泥粘度增加,繼而進入沉淀池后,夾氣上浮(此時曝氣池也會有同樣的液面浮渣);
3)污泥中毒導致污泥上浮(通常伴隨出水渾濁);
4)還有pH值變化過大導致的污泥上浮。
問題13
CASS池里 污泥細碎,和前面酸化調節池生化性差有沒有關系,還有其他什么原因?
回答
要看進入CASS池的負荷,如果負荷高,則需要前面酸化調節池提高去除率及水解酸化效果。如果負荷不高,就要考慮是否CASS池污泥濃度過高導致的污泥老化,繼而出現污泥細碎問題。
編輯:洪翩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