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二期處置場:處置場占地面積約70畝,庫容40萬立方米、60萬噸,概算投資3000萬元。計劃2017年5月30日前完成可研報告、環評、能評及立項等前期手續辦理工作,2017年10月初施工,2018年12月底完成整體施工,全部完成剩余固體廢物的處置。
(三)包頭市政府要督促園區和企業如期完成各項整改工作,確保任務的落實。
四十七、全區64個自治區級以上工業園區中,園區規劃大、入駐企業少、停產企業多的現象比較普遍,29個未建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園區污水直排或超標排放與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大馬拉小車”現象并存。31個園區未建設集中供熱設施,大多數園區未配套建設正規渣場。
責任單位:自治區經信委,各盟市黨委、政府
配合單位:自治區住建廳、環保廳
督導單位:自治區黨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
整改時限:持續整改
整改目標:加快園區清理和整合力度,推動產業集中、集聚、集約發展;加快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集中供熱、固廢處置場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配套管網建設,解決污水直排、超排和污水處理設施“大馬拉小車”問題。到2020年底,工業園區現存問題得到基本解決。
整改措施:
自治區經信委負責牽頭對全區工業園區開展清理整頓工作;自治區住建廳、環保廳根據各自職能職責,全力做好配合工作。各盟市黨委、政府負責制定本轄區內工業園區整改方案,并組織實施。
(一)嚴格按照“四至”范圍調整工業園區規劃面積,修編總體規劃。在國家六部委開發區審核“四至”范圍明確后,由自治區住建廳督促工業園區按照審核公告的“四至”范圍調整園區規劃面積,于2018年年底修編完善總體規劃。責任主體是盟市政府工業園區主管部門;實施主體是工業園區;督促部門是自治區住建廳。
(二)2018年12月前,完成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集中供熱設施和規范渣場等環保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工作。工業園區管委會制定園區治污、供熱和渣場建設項目計劃,經園區所在地盟市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由相關盟市規劃、住建部門督辦;工業園區管委會制定解決園區污水直排、超標排放和污水處理設施“大馬拉小車”問題的具體整改措施、目標和時限要求,經所在地盟市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由相關盟市環保部門督辦。
(三)加強招商引資,推動項目建設,努力解決園區入駐企業少、停產企業多的問題。自治區經信委要積極協調盟市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加大工業園區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促進更多的項目和企業落地;認真落實自治區政府關于穩增長、促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措施,千方百計保障駐園企業穩定生產運行,健康發展。到2020年工業園區招商引資政策環境和基礎設施配套能力得到明顯改善。
(四)建立健全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長效機制。按照《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工業園區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內政發〔2015〕126號)要求,自治區經信委要切實擔負起工業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積極協調相關成員單位并督促盟市切實加強環保、供熱等功能性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工業園區正常建設發展和駐園企業正常運行。在2016年各部門、各地區落實《關于促進工業園區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已開展的整治規范工業園區工作的基礎上,加快建立完善工業園區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將“三廢”排放、集中供熱、渣場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列入園區準入指標,將工業園區功能性基礎設施配套水平作為園區擴區、升級的重要依據,加強考核,切實提高園區產業發展配套保障能力。
四十八、北方藥業環境污染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建設之初存在未批先建、批建不符問題,投產后存在異味擾民、水和大氣污染物超標排放、固體廢物違規處置等問題,群眾投訴嚴重,督察組現場發現生力源肥業違規填埋北方藥業委托其處置的廢菌渣,問題嚴重,性質惡劣。
責任單位:呼倫貝爾市黨委、政府
督導單位:自治區環保廳
整改時限:2017年9月底
整改目標:全面提升監管部門和企業的環境保護責任意識,切實維護群眾的環境權益。企業嚴格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排放標準和工業固廢處置標準,實現廢水、廢氣等污染物全面達標排放,固體廢物規范處置,全面升級改造異味處理工藝系統,徹底解決周邊群眾投訴問題。在環境問題未得到徹底解決前,堅決不允許恢復生產。
整改措施:
自治區環保廳負責督促指導呼倫貝爾市黨委、政府北方藥業環境污染整改工作。
(一)呼倫貝爾市市委、政府成立整改工作專項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落實責任,細化整改措施,全力推進整改工作。
(二)責令北方藥業停止生產,進行全面整改。在環境問題未徹底解決前不得擅自恢復生產,如未全面落實停產整治要求擅自恢復生產的,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三)責成企業委托環境科研機構,針對異味擾民、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等環境問題,編制北方藥業環境整治方案,升級改造污染防治設施。
(四)嚴格環境監管,牙克石市政府按照網格化環境監管要求指派專人駐廠監管,對整改工作實施全方位、全時段、全流程監督檢查。
(五)對生力源肥業違規填埋的廢菌渣進行徹底清理并妥善處置,嚴防二次污染。對噴漿造粒車間烘干爐進行技改,并配套建設尾氣處理裝置,消除異味問題。
(六)自治區案件查辦組啟動調查問責程序,查清事實,分清責任,依法依規追究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四十九、通遼霍林河地區電解鋁產業存在未批先建、未落實產能置換指標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責任單位:通遼市黨委、政府
督導單位:自治區環保廳、發改委、經信委
追責單位:自治區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案件查辦組
整改時限:2017年12月底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