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每年我們都要組織環保NGO組織培訓,比如說前不久我們剛剛在廣州組織了全國環保NGO的培訓,環保NGO組織參加了我們的培訓活動。
三是我們每年要進行一些小的資助,去年資助了幾家,今年我們還將繼續。
四是我們也將努力打造政府部門和NGO組織交流的平臺,定期舉辦一些座談、交流。今年前不久專門邀請了北京地區有代表性的十幾家NGO組織座談。這次滲坑問題最早也是環保社會組織發現的,我們有關部門迅速采取措施,迅速回應。
財新傳媒:4月4日,環保部陳吉寧部長帶隊對燕山石化實地調研時發現企業沒有有效治理VOCs,請問這家企業VOCs設備存在哪些具體的問題?是否在石化企業普遍存在?監督檢查VOCs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難點呢?該如何解決?
田為勇:陳部長在前一段時間對燕山石化進行實地調研的時候,確實發現了燕山石化未能有效治理VOCs的一些問題。其中包括橡膠車間配套的三套水洗除漿等存在工藝設計缺陷,VOCs重新進入系統回收利用并沒有得到有效消除,再一次揮發造成了二次污染。目前對這套系統在中石化的干預和組織下,已經進行了改造,問題也得到了較好解決。
應該說VOCs的治理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石化行業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此次燕山石化暴露了整個問題的一個方面。主要有幾個比較困難的事,一個就是VOCs的監管相對工作量比較大,像燕山石化各種漏點加起來,我上次調研過一次,涉及到大概80多萬個可能存在的地方,要一個一個去鑒別,一個一個地去甄別,這是很困難的。
VOCs也涉及到行業問題,各種噴涂、包裝印刷等很多東西都產生,甚至有一些農業源也會產生VOCs。對于這些問題,下一步部里將采取幾個方面的措施。
第一,強化源頭控制,限制各類企業VOCs排量,把這個事情做好,要進行整體管控。
第二,由點到面,就是從石化、有機化工、包裝印刷等涉及VOCs排放量比較大的行業要先行管控,先行治理。
第三,突出重點,著重從設備的密封點、存儲、裝卸等關鍵部位開始管控。
第四,提高執法水平和執法效率。裝備一些便捷式的執法儀器,強化管控。過去管靠聞,有的聞得出來,有的聞不出來,還是要靠儀器設備進行管控。
第五,加大信息公開,向社會公眾公開,也鼓勵大家積極地參與,形成監督和被監督的良性循環。
南方周末:我想問一下,咱們這次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選調各地督查人員的標準,把外地人員抽調到京津冀,會不會導致其他地方的人手不足?您剛才提到了這兩個星期查處了很多的企業,這次咱們大氣污染防治督查是以查企業為主還是通過對企業環境污染違法行為的查處舉一反三,最后督促政府落實環境污染治理的整體責任。
田為勇:這次是從全國抽調人員,更多的是京津冀自身的人員。這5000多人當中大概有3000多人是京津冀地區的執法人員。剩下的近2000人是從京津冀之外的省份抽調的。人員大概是這么一個組成,第一個是省里面推薦的,推薦的人員都是有豐富的執法經驗的,而且必須是支隊長和副支隊長,支隊長是各個城市一級的管執法的領導,他們當組長來帶隊,進行檢查。第二,我們要求各個組,派到哪個城市,要首先了解這個城市的工業特點、產業特點,就是你派的這個人擅長查造紙,讓他去查鋼鐵可能不行,所以組織人員方面要有相匹配的專業知識,這樣的話選出來的人到地方很快就能適應工作。
另外很可能對地方有一個較大的帶動作用。這次派出的浙江組、杭州組,大家過去做了很多的打假工作,這次打假工作主要是他們完成的。這就是在挑選隊員,針對我們執法對象的范圍,是精心挑選,這樣出來的執法人員就更加地有針對性。
第二個問題,這次大督查既有督政也有督企,是兩者結合。這次大督查的內容,包括七項任務,第一項就是督促各級政府,特別是市縣政府完成京津冀污染防治確定的各項任務,任務落實情況都是這次大督查重點要關注的問題。
這些任務完不成,他們也要負責任,最后是由各級政府來負責這項措施。這個任務有清單,都是要交給他們的,這項任務到底誰落實?是政府及政府有關的相關人員。
督企這一塊大家也看到了,督查的力度很大。督查的重點是高架源在線監控情況,再有一個就是固定源污染設施運行情況和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對大企業,要讓他穩定地達標,這是我們今年要努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還有就是“散亂污”企業,京津冀地區還有很多的“散亂污”企業,這次要求“2+26”城市自己排查,3月底排查完,拿出來的清單是56000家的小散亂污企業,這些企業到今年的10月份要全部淘汰清理,一個一個地清理,最后都要淘汰掉。
冬季重污染天氣不能生產的一些企業,在空氣比較好的時候多生產一點,在污染比較重的時候不能生產,這個錯峰生產的要求也在落實,但是一定是有計劃的,一定是報備的。再有就是VOCs的治理等等。
我們這次督查的任務既有督政又有督企,這兩個是結合起來的。
新京報:剛才提到了京津冀這種“散亂污”的企業很多,督查人員畢竟有限,一年的督查結束以后,怎樣保證“散亂污”企業復產情況不會發生?
田為勇:你問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督查的效果怎么鞏固。這次我們在督查設計的時候,督查不代替地方監管責任,督查發現了問題交給地方,必須要掛賬完成。有沒有完成怎么看呢?我們后面有后續組,有交接的問題,后續組要看前面組交辦的事情完成沒有。
第二個方面,我們要不定期的派出若干個巡查組,我們說的督查組是5600人,還有若干個巡查組,我跟大家透露一個消息,我們還抽調了十多個精兵強將,抽調了一批辦案高手和辦案能手,將來不定期地要下去進行巡查。既要對過去查到的問題落實情況進行督查,也要查還有沒有新的問題。我們督查組干得怎么樣,兩個方面都要查。多角度、多方位地來促進,使問題能夠有效地解決。
部長曾經提出,他也要帶隊去查一次。最后完不成,發現了有反彈,那就是你地方政府要有一個說法了。我們可以采取約談、限批等措施,包括按照生態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追究相關人的責任等等,保證這些措施和這些問題得到解決。
中國日報:在強化督查情況通報中有很多企業違法行為以及企業拒不配合情況,這種問題怎么解決?怎樣保證執法的有效性?或者是保證執法人員的安全?一些城市設立了環保警察,環保警察的責任是什么?環保部門和環保警察之間如何配合呢?謝謝。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