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單位:清鎮市政府
完成時限:朱家河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2017年5月31日前完成;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
②實施百花湖南門河水質達標專項整治。觀山湖區啟動建設南門河生態濕地前置庫,對河口湖濱水淹區進行生態修復,確保南門河水質達地表水Ⅲ類標準。與金白污水處理廠同步建成南門河流域截污管網、市政收集管網和提升系統,將南門河流域內污水收集提升至金白污水處理廠處理。白云區加快建設南門河上游宋家沖河流域污水截污提升系統,將白云片區污水收集提升至白云污水處理廠處理。
責任單位:觀山湖區政府、白云區政府
完成時限:2017年12月31日
③實施百花湖麥西河水質達標專項整治。完善小菁污水處理廠市政收集管網,實現達標運行,減緩西南商貿城等對百花湖麥西河的影響。完成反嶺山廢棄煤礦廢水治理設施的提升改造。完成麥西生態濕地建設投入運行,保障麥西河水質穩定達標。
責任單位:觀山湖區政府
完成時限:2017年12月31日
④加快金百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麥架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市水務管理局牽頭,觀山湖區配合完成金百污水處理廠(一期)建設并投入運行。由白云區負責完成麥架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一期),根據區域污水量適時啟動金百污水處理廠(二期)、麥架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二期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務管理局、白云區政府
配合單位:觀山湖區政府
完成時限:2017年12月31日
⑤建設完善朱昌污水處理廠提升系統。與金百污水處理廠同步建成朱昌片區污水收集管網和螞蟥井提升系統,將原朱昌污水處理廠服務區域的污水收集提升至金百污水處理廠處理,并拆除朱昌污水處理廠,徹底取締排污口。在污水提升系統和金百污水處理廠未建成投入運行前,采取一體化設備等應急措施對朱昌污水處理廠的污水進行就地達標處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對百花湖水質的影響。
責任單位:觀山湖區政府
完成時限:2017年12月31日(應急達標處理2017年3月31日前完成)
⑥實施石洞廢棄煤礦廢水提升改造項目。完成提升改造并投入運行,減緩煤銹水對百花湖水質的影響。
責任單位:市水務管理局(市兩湖一庫管理局),觀山湖區政府
完成時限:2017年12月31日
4.全面實施兩湖一庫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
(1)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①按照《貴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貴陽市統籌城鄉發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的通知》(筑府發〔2016〕16號)、《貴陽市水務管理局統籌兩湖一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到2017年底提前完成160個村寨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其中觀山湖區32個,花溪區20個,清鎮市108個。并對原有不達標、運行不正常的12個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提升改造。兩湖一庫最高水位外延一公里范圍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100%,污水收集率80%,村寨無污水地表徑流,確保沿湖、沿河岸無直接排污口。
責任單位:清鎮市政府、觀山湖區政府、花溪區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17年12月31日
②實施阿哈水庫丫河寨、大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項目,解決區域污水直排溢洪道問題。
責任單位:市水務管理局(市兩湖一庫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17年12月31日
③實施紅楓湖黃土村(四百路河前置庫周邊)農村生活污染綜合生態治理示范項目,解決區域農村家庭畜禽養殖污染和提升四百路河水質。
責任單位:市水務管理局(市兩湖一庫管理局),清鎮市政府
完成時限:2017年12月31日
④實施紅楓湖紅湖村農民新村(馬前河前置庫)生態治理示范項目。解決紅湖村農民新村生活污水增量污染問題,提升馬前河前置庫水質。
責任單位:市水務管理局(市兩湖一庫管理局),清鎮市政府
完成時限:2017年12月31日
(2)強化垃圾污染整治,完善長效運管機制。
①市水務管理局(市兩湖一庫管理局)對兩湖一庫流域范圍內垃圾治理設施進行摸排調查,對垃圾治理設施需增補的區域盡快完成增補,實現本區域內垃圾治理設施全覆蓋。
②有關屬地政府(管委會)負責落實垃圾治理設施運行主體單位經費、人員,建立長效運行管理機制;切實做到垃圾日產日清,消除農村生活垃圾污染隱患。
③建立兩湖一庫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機制,采取“一村三崗、定牌上崗”(村集體責任崗、鄉鎮監管崗、管理部門監督崗)和頑固垃圾風險源“一源一崗”制度,實現長效盯管,并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對設施配備到位、運行較好的屬地政府或單位按年度給予一定的運行經費補助。對發現問題未及時整改或問題出現較多的屬地政府進行通報。
責任單位:市水務管理局(市兩湖一庫管理局),觀山湖區政府、云巖區政府、花溪區政府、白云區政府、清鎮市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17年4月20日
(3)全面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有關屬地政府(管委會)要制定兩湖一庫環湖(庫)產業調整發展行動計劃,引導流域范圍內農戶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大力推廣農作物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盡量減少農藥使用量;大力推廣科學施肥及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增加有機肥施用量,減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責任單位:市農委,清鎮市政府、觀山湖區政府、云巖區政府、花溪區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17年12月31日
(二)中期主要工作任務。
1.全面建成以城鎮污水處理廠為核心的污水收集處理達標系統。
(1)全面完成職教城東區污水處理廠、職教城西區分散式污水處理及再生水利用工程、清鎮物流園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并投入運行,實現達標排放。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