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國際很多場合,都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論”來闡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為美麗中國指引方向。“兩山論”已經成為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在被海內外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和接受。
重要含義: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么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逐步實現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十三五”規劃綱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里面總共26項,與資源環境相關的指標就有13項。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發改委正在牽頭制定全民節能行動計劃、全民節水行動計劃和循環發展引領行動。
國內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國家政策向環保產業傾斜,未來環保產業有望得到持續性投入,中長期投資價值明顯。從政策面看,2017 年是節能環保領域“十三五”規劃落實的關鍵一年。近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 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系列環保新政有望出臺,市場普遍預期執行范圍以及執行力度或超預期。
二、環境治理服務分類和發展趨勢
(一)分類
環境治理服務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工業領域,該領域企業技術相對復雜且比較分散。另一類是市政領域,主要以生活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為核心,以PPP特許經營為主,規模相對集中。
該領域環境治理需要的資金投入量大、時間長、回報率低但較穩定,因此,具有資本沉淀性強、收益穩定的特點。細分領域包括:市政污水、市政供水、工業廢水、污泥、餐廚垃圾、危險廢物、土壤修復、垃圾焚燒、大氣污染防治、VOCs等。
(二)發展趨勢
環保監管趨嚴,成為催生市場的根本動力。產業層面,隨著大氣、水、土三大行動計劃的相繼發布,產業規模大幅擴容,新興領域釋放。全聯環境商會前任會長、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市場空間將達17萬億,其中土十條為10萬億,海綿城市3萬億,水十條2萬億(黑臭水體0.7萬億,鄉鎮污水處理0.2萬億,其他1.1萬億),大氣十條1.7萬億,地下管廊0.9萬億。
2017 年2 月28 日,A 股首只環保ETF--廣發環保ETF 上市。據業內人士分析,今年環境服務業行業收入約7628億元,到“十三五”末則將增長至2.3萬億元。環境治理服務是環境服務業的主戰場,產值規模大。
三、環境領域PPP 項目特點
環境領域PPP,除市政污水、垃圾領域外,其他尚是新生事物。環境領域PPP 項目普遍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公益性強,環境具有公共物品特性;二是復雜性強,環境保護領域面廣;三是技術性強。
以水環境保護為例,包括飲用水保護、市政污水處理、農村污水處理、流域環境綜合整治、湖泊環境保護、地下水污染防治等項目類型,不同類型的項目其環境標準與實施技術路線均存在較大差異,且資金來源和投資回報也較為不同。
環保PPP 項目投資、運行管理等受工藝技術影響較為明顯,技術的專業化程度較高。以最常見的市政污水深度處理為例,從一級B 提標到一級A,技術方案可選用混凝過濾,或者人工濕地等。兩者在占地、基建、投資、管理(電耗、加藥、人工、維修)、效益等差異較大,需要結合項目用地情況、自然條件、投資預算、管理水平、預期效益等,綜合考慮。
環境領域推進PPP 模式需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要重點明確和關注以下問題:
1.環境PPP 項目推進需分清輕重緩急,將資金用于最為急需且具備條件實施的項目;
2.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尤其強調其可操作性;
3.環境PPP 模式推進需加強政策引導和模式創新;
4.加強監管是環境PPP 項目發揮環境效益的關鍵;
5.環境PPP 項目要更加關注供給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四、關于PPP 模式建設污水廠項目的幾點認識
(一)項目基本流程圖
(二)PPP 項目合作模式選擇
經營性項目:對于具有明確的收費基礎,并且經營收費能夠完全覆蓋投資成本的項目,可通過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采用建設—運營—移交(PPP)、建設—擁有—運營—移交(BOOT)等模式推進。
準經營性項目:對于經營收費不足以覆蓋投資成本、需政府補貼部分資金或資源的項目,可通過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附加部分補貼或直接投資參股等措施,采用建設—運營—移交(PPP)、建設—擁有—運營(BOO)等模式推進。
非經營性項目:對于缺乏“使用者付費”基礎、主要依靠“政府付費”回收投資成本的項目,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采用建設—擁有—運營(BOO)、委托運營等市場化模式推進。
(三)社會資本準入條件
除本級政府所屬融資平臺公司及其他控股國有企業外,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境內外企業法人均可參與本級政府PPP 項目建設運營,包括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或其他投資經營主體。公平公正選擇具有相應專業資質、技術能力、管理經驗和財務實力的綜合實力強、運營服務質量好、誠信優良的合作伙伴。
(四)PPP 項目的回報機制
PPP 模式是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建立的一種長期合作關系,社會資本通過“使用者付費”和必要的“政府補貼”獲得合理投資回報。社會資本的合理凈收益率原則上以銀行貸款基準利率作為基數并參考項目建設運營周期的長短適當上浮,項目合作周期原則上不超過30 年(含30 年)。設立PPP 項目專項資金,用于PPP 項目前期開發費用補助、PPP 項目補貼、項目注資參股等。財政部門將政府財政補貼PPP 項目支出納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并在中長期財政規劃中統籌考慮。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