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直“潛伏”環保領域的小編,在兩會期間格外關注“環保最強音”,上到生態文明建設、環境監管、環保違法處罰、農村環境治理下至水環境、海綿城市、PPP、固廢十條、電子垃圾等細分領域。吐血整理環保兩會提案以饗讀者。
2017年全國兩會還在持續進行中。除了刷屏的政府工作報告之外,鋪天蓋地的議案、提案、建議爭先恐后被各路媒體、記者一一挖掘出來。一直“潛伏”環保領域的小編,在兩會期間格外關注“環保最強音”,上到生態文明建設、環境監管、環保違法處罰、農村環境治理下至水環境、海綿城市、PPP、固廢十條、電子垃圾等細分領域。
環保大boss最強音:
百姓有歡呼、政府有所應,雖然環境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和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一定差距。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不僅有大量的篇幅、措辭,而且有明確的量化指標、具體要求。
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李克強強調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
一要加快解決燃煤污染綜合治理,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全部淘汰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二要展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污染源,到期不達標的堅決依法關停;三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基本淘汰黃標車,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四要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加強對霧霾形成機理研究,提高應對的科學性和精準性;五要嚴格環境執法和督查問責。對偷排、造假的,必須嚴厲打擊;對執法不力、姑息縱容的,必須嚴肅追究。
強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抓好重點流域區域水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土壤污染詳查,分類制定實施治理措施。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
張德江: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等方面的突出環境問題,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環境質量的改善;督促地方各級政府依法向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自覺接受人大和人民群眾監督。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常委會檢查水法實施情況,要求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推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陳吉寧:繼續開展督察,督查內容包括重污染地區應急預案落實情況、京津冀及周邊小散濫污企業、小鍋爐問題、重點企業達標排放、在線監測設備造假、冬季錯峰生產、去揚塵等。發現問題后環保部將倒追地方政府責任,責任問題多的要追責、約談,責任問題不清楚的要把“制度籠子”扎牢。
環保細分領域提案”好聲音“
加大中央財政投入力度 環保執法力度空前加強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潘碧靈建議
加大中央財政生態環保投入
“生態環境與人民群眾需求和期待差距較大等問題依然存在,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潘碧靈認為,生態環保的投入不足是原因之一。
為此,他建議加大中央財政對生態環保的投入,只要真正重視,生態環保投入占當年GDP總量比重超過3%,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朱列玉
建議環保違法犯罪最高可判死刑
目前,對環保違法犯罪行為的判罰大概是三年到十年,抓得少、判得輕,有些違法分子往地下水灌污水,這種行為令人發指。
他提出建議,對刑法有關環保違法犯罪條文進行修改,加大量刑力度,最嚴重的應該判處死刑。環保領域也應該在風口、入口等關鍵位置安裝探頭,24小時對偷排行為進行監督。
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昕
用法律利劍開辟環境污染治理綠色通道
從一些老牌工業化國家環境治理的經驗來看,法律是治理環境污染的利劍。目前我國刑事立法中尚無危險犯的規定。引入環境犯罪危險犯的規定,確認只要是危害環境治理或使大氣環境處于危險狀態的行為就構成犯罪,其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
對此,他建議,用法律開辟環境污染治理的綠色通道,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強化環境保護部門在環境規制、法規制定等重大問題解決上的話語權和決策權”。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