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請中國工程院集合了各方面的專家對《大氣十條》的執行情況做了中期評估,他們獨立得出的結論也說明了當前的治理方向和路徑是正確的,取得了積極的效果。所以我們對大氣污染治理要有充分的信心,這個信心是在事實的觀測基礎上得到的,不是一個盲目的信心。[ 2017-03-09 16:48 ]
那么我們的問題是什么?說這些成績,不是要掩蓋問題,我們還是要面對問題。我在一月初的記者會上明確說過,我們冬季取暖的污染改善程度并不大。我今天也在這里給大家報告一下,也是用三年的時間看一看,冬季取暖季節我們變化有多大。2016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重點地區和74個城市取暖季的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122、61、47、76微克每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分別下降9.6%、36.5%、26.6%和20.8%。什么含義?大家可以看到,除了京津冀之外,其他地區即使是在冬季,環境質量也有比較大的改善,比較明顯的是廣東,已經連續兩年年均濃度整體達標。怎么看京津冀的問題,這是大家關心的。這里面也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特別是去年入冬以來問題比較突出,客觀原因就是我們去年秋天入冬以來,全球出現了普遍的氣候異常現象,污染物擴散條件是多年來最不利的一次。不僅影響到中國,大家看從印度、伊朗、中東到韓國,到歐洲的英國、法國、德國,都出現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有些國家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了,可是這次重污染霧霾天氣又卷土重來。中國北方地區去年冬天是一個大暖冬,冷空氣不活躍,強度弱,風度小,溫度明顯偏高,不利于污染物擴散,不僅增加了污染物的積累,而且推高了PM2.5濃度。[ 2017-03-09 16:55 ]
有沒有主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現在看來,我們針對冬季的污染防控措施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這是我們當前治理大氣污染的難點和弱點。針對這個問題,中央做了專門部署,大家可能注意到,總書記親自研究北方冬季供暖工作。李克強總理在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今年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提了五個方面的重點,很多工作就是針對冬季供暖問題的。張高麗副總理也多次專題研究這個問題。應該說,我們現階段對下一步如何解決冬季大氣污染問題,各種措施都非常明確,關鍵是抓落實,就是要擼起袖子,把這些已經部署的工作抓實、抓細、抓好。[ 2017-03-09 17:01 ]
我也說過,我們是在一個高污染排放量的情況下來改善環境,高污染排放量不是一個表面數字,后面有復雜的經濟社會活動,包括偏重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這些問題的調整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所以它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發達國家解決空氣污染問題用了20年到40年的時間,有的甚至用了50年的時間,所以我們既要打好攻堅戰,又要打好持久戰。你剛才問我說多長時間,有一點可以告訴大家,我們一定會比發達國家解決這個問題更快。我這也是有依據的,從過去我們一些環境問題解決上看,比如說二氧化硫導致的酸雨問題,比如水中的有機物問題,這都是過去比較突出的環境問題。我們解決這些問題峰值出現拐點的時間要遠遠早于發達國家。所以我們有信心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更快、更好地解決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謝謝。[ 2017-03-09 17:01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網和央廣新聞客戶端記者
我的問題關于新環保法。新環保法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各方對它寄予了厚望。但是,就目前的一些情況看,一些地方環境違法行為依然比較突出,環保部也經常對此問題做出典型案例的通報。請問陳部長,新環保法實施兩年來,您覺得在執行偏軟的問題上有沒有得到有效改善,環境違法行為有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您如何評價?謝謝。[ 2017-03-09 17:02 ]
環保部部長 陳吉寧
謝謝你的提問。新環保法是2015年1月1日生效實施的。我們已經連續兩年開展環保法的實施年活動。這兩年來各種配套的法規不斷完善,也在不斷地加大執法力度,宣傳培訓工作也全面展開。可以說還是取得了積極的進展。總的看,環境守法的態勢正在逐步形成,為什么這么講?在這里給大家報告幾個方面:[ 2017-03-09 17:04 ]
第一,依法落實地方政府的責任。環保法總則第六條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的環境質量負責。落實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護責任,是落實環保法的重中之重。我們抓了三件事:一是開展中央環保督察,明確地方和各部門的責任。通過督察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就是抓發展、抓建設的也要抓環保,這才是落實五大新發展理念,這樣才能形成環保工作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局面。在中央環保督察的帶動下,去年各省級環保部門對205個市(區、縣)政府開展了綜合督查。[ 2017-03-09 17:05 ]
二是對環境問題突出的33個市縣政府進行公開約談,通過揭短露丑,起到警示作用,形成壓力、推動工作。三是對工作任務不落實、問題突出的5個市縣實施了區域環評限批。[ 2017-03-09 17:08 ]
第二,落實企業的環保主體責任。主要是要從嚴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去年各級環保部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12.4萬余份,罰款66.3億元,比2015年分別增長28%和56%。環保部掛牌督辦27起重點環境違法案件,組織查處取締“十小”企業2465家。我們把企業守法和企業的信用結合起來,出臺《關于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還有大力推動企業信息公開,讓老百姓能夠看到這些企業的環境表現到底怎么樣。我們按季向社會公布嚴重超標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京津冀及傳輸通道上共有1239家、2370個高架源。什么叫高架源?就是煙囪高度超過45米的排放源,其排放的污染物從河北南部幾個小時就可以吹到北京,我們進行重點監控。通過一年的信息公開和查處,高架源的超標率從2016年年初的31%已經下降到去年年底的3.8%,進展非常明顯。[ 2017-03-09 17:13 ]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