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為保障措施,主要內容從組織協調、責任分工、監督考核與評估四個方面確定了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5、問:《規劃》的目標如何?
“十三五”期間,我市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可概括為“1318”,即“一個總體目標、三大工作重點、18項主要指標”。
“一個總體目標”,即到2020年,城鄉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重點區域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大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基本完善,努力構建環境質量好、污染排放少、生態狀況優、監管執法嚴、環保意識強、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美麗青島。
“三大工作重點、18項主要指標”,即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按照質量主線、突出重點、全面小康的原則,系統構建了“十三五”目標指標體系,主要分為環境質量、總量控制、生態保護共3個方面18項指標,其中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市區環境空氣優良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膠州灣水質優良比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下降,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再生水利用率、林木綠化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13項為約束性指標,其他5項指標為預期性指標。
在改善大氣環境、減少霧霾天氣方面,以實現大氣環境質量達標為目標,提出到2020年全市環境空氣中4項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國家、省下達指標要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不低于85%,即優良天數310天以上。
在改善水環境、消除黑臭水體方面,以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主線,堅持“治用?!苯Y合的理念,抓好壞兩頭,提出到2020年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Ⅲ類以上)斷面比例達到60%,省控重點河流水質達到水功能區要求,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膠州灣水質優良比例進一步提高。
在土壤環境保護方面,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在污染減排方面,將繼續實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控制,新增總氮、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控制,完成國家、省下達的總量控制指標,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
在生態系統保護方面,將劃定省市兩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全市林木綠化率穩定在40%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自然岸線保有率40%,自然保護區實現規范化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得到加強,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
在環境風險的有效防控方面,將建立健全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建立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環境風險防控體系,較大以上環境風險源全部實施應急預案備案。有效防范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率、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放射源安全管控率均達到100%。
在環境基本公共服務方面,將建立健全全域統籌、城鄉統籌的環境監督考核體系,環保政策和環保投入更加均衡,城鄉污水、垃圾等環境基礎設施和運行機制更加完善,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8%以上,村莊污水處理率達到70%,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6.《規劃》的重點任務有哪些?
答:一是強化生態環境空間管控。圍繞“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空間發展戰略,加強生態安全格局與新型城鎮化、工業化發展格局的銜接,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優化城市生態環境空間布局,編制實施城市環境總體規劃,促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等多規融合。
二是顯著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以實現大氣環境質量達標為目標,提升燃煤和工業廢氣污染治理水平,深化城市揚塵污染防治與管理,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開展港口船舶大氣污染物治理,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分階段分領域分行業落實大氣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市環境空氣中4項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國家、省下達指標要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不低于85%,即優良天數310天以上。
三是全面提高水環境質量。堅持城鄉統籌、系統治理、治用保結合的理念,源頭控制、突出重點,加大力度開展重點流域、區域水污染防治,統籌推進地表與地下、陸域和海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促進再生水循環利用,加快改善恢復過城河生態環境,保障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不斷提升全市地表水及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到2020年,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Ⅲ類以上)斷面比例達到60%,省控重點河流水質達到水功能區要求,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
四是大力推進土壤環境保護。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深入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構建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實施分類分用途土壤環境管理,嚴控新增土壤污染,加強土壤污染源監管,推動土壤污染綜合治理與修復。到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五是強化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按照生態環境功能布局,提出區域發展的環境指引,引導和約束差別化發展,對重點區域實施分區分類的精細化管理。重點加強膠州灣生態環境保護,深化重點經濟功能區環境保護,強化生態環境條件約束,合理確定重點經濟功能區發展邊界和規模,留足生態空間,構建與環境容量約束相適應的產業格局。
六是提升農村環境保護水平。以加強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長效運行機制為核心,加大環保投入和政策支持,以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為重點,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嚴格控制畜禽養殖和農業面源污染,開展農村非農產業環境保護,強化農村地區工業污染防治,建立農村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七是加快生態青島建設。以現代化國際城市戰略生態環境保障為目標,創新生態環保理念,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促進生態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建設對提升生態系統功能的帶動作用和生態文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構筑青島的生態安全屏障。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