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見識
老人家們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是因為當年中國經濟欠發達,溫飽是首要的問題。然而在阿爾法狗秒殺中日韓圍棋高手的今天,機器在任何的單項智商上都能秒殺人類,某些技術崗位甚至真的要被電腦所擠占。那么,只有橫向的、廣度的、綜合的、創造性的能力才不易被替代,而這個互聯網鏈接的世界也在商業模式上產生了更多的可能,這就是所謂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原因。這反映到教育中大家發現語文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從小搭建的語文素養是通向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階梯之一。
這種復合型人才的達成,是達到一個人獨特“見識”的一個路徑。復合型可以擴展到很多方面,包括政治、管理、商務、甚至藝術,總之就是老話說的藝不壓身。但是收窄說到研究領域,在深入掌握一個專業后,應該敢于擴展到更多的專業,這種擴展要想有效,也需要兩個重要的思考方法:聯系和捏合。能夠將不同領域的事物進行普遍聯系的思考尋找到可能存在的相關之處,加上邏輯的思考捏合形成獨特的觀點,這是很多研究能夠形成突破的訣竅(類似交叉學科)。此外,有“玩”的心態和具有思辨習慣的人,在知識的廣度建設上更易獲得成就。
我們說某個人很有見識,意思是他很具有思辨能力,看問題更深入,且明白世界有灰度而不是簡單的黑白(明黑白且知灰度),因此而不容易人云亦云,表現在微信朋友圈轉發傳播上就是能夠盡力“守腦如玉”少交智商稅。那么怎么做到這一點呢?一方面閱歷很重要,見過更多的東西又擅于思考就會觸類旁通的具有一些更高的識別力。另一方面就與后文中提到的膽識關系密切。敢不敢平視權威,能夠不盲從某個專家的言論,而是首先看這個專家的屁股坐在哪個立場上,然后再結合自己的研究去反思,即便最后依然同意專家的意見,也會將這種學識真正為己所用,這當然是一種很有水平的思維能力。
5)膽識
膽識本身這個詞就首先說明了問題,既有膽也有識才有價值,缺一不可。膽識首先表現在前面所說的平視思維,由此能夠讓你在面對所謂權威時能夠不受壓制(當然禮貌和尊重還是要有的),能更有效率地發揮自己的智商而展示出思辨能力。
我曾說職業發展的軌跡猶如打游戲,在相對平坦順利的一段時間后總難免迎來困境或停滯期,就像面對打老怪的關底,這也是和萬物的發展規律一致的。面對這個階段也許就是一個人膽識需要張揚的關鍵時刻,表現出直面困難、勇于求變和突破自己的勇氣,此時的膽識,就是行動的智慧。書本上的知識,本質上只是前人智慧的記載,而真正要掌握它永遠需要靠行動來實現。這樣的行動需要首先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在這樣的突破中,個人往往會得到巨量的人生體驗和對世界的認知,破繭般成功突破后又會使自己的心智跨上新的階段,成為大大提升自己所具有的常識水平的主要能量來源。這就是我說的“五識”循環。
六、五識之核“常識”與三商之魂“靈商”
既然常識是五識之源,他就不會是簡單的字面意思,也不會僅僅是靜態的年幼的那種本能性的出發點。正如上一段所說,五識其實是循環遞進的,而常識的保持和修煉提升才是“五識”循環的核心和驅動力,解剖開常識,我理解它的核心就是靈商,后者在決定人生的三商(智商、情商和靈商)中也居于核心地位。
常識和靈商在人小的時候非常的淺薄,比如生存的本能,比如渴望學習和探索的欲望,也包括愛的本能。隨著人的成長,靈商的完備會構建一個人的性格體系,比如說積極、樂觀、慎獨、Grit—堅韌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融入到一個人的內在。在不斷的成長、進階的過程中,智商和情商的修煉和進步,也會再度凝結到靈商(常識的核心)里,形成一些類似于本能的特別能力,小到過安全穿越馬路的直覺判斷的能力,大到本質類似,需要大量智商去思考和邏輯推演而做出判斷的事情,都會逐漸擴展,最后形成一個人超強的直覺判斷能力,即所謂的“智慧”。這些直覺判斷會大大加速你的識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些能力包括頓悟、潛意識等等,都是從智商開始,通過反復修煉得到。
如果簡單說智商是一個人與外部對話和控制能力,那么情商就是一個人與他人的溝通和引導的能力。以前我們總說情商比智商重要,卻在后天練習中將情商逐漸演化成為人的技巧,這也就逐漸將靈商的重要性凸現出來。但有了智商,有了情商,甚至有了前文所說的Grit堅韌,就能成功么?也許確實可以成功,但也有可能會成為希特勒這種危害非常大的人,最終也未必能獲得修煉所企圖的幸福境界。可見,智商情商僅僅是作為術的層面,而靈商作為“道”的層面并不只是堅韌、勤奮等品質就可以囊括。
此外,我有一種深刻的體驗,在職場中能夠善待周圍的人,包括以誠相待地負責的對待自己的老板(不是盲從當然更不是欺騙),以誠相待地關愛(不是溺愛當然更不是漠視)自己下屬,以誠相待地平等互利的對待合作伙伴(不是軟弱當然更不是誆取)的人(當然能做到這個,也需要智商、情商等不斷提高的能力輔助),才能夠逐步積累自己穩定的社會資源和口碑,無論在自己穩定的發展期還是變動期,都往往會有貴人相助,而這,恰恰不是通過智商和情商都可以事先計算、預計和籌備就能得到的。可見,“以誠相待”,以善待人,懂得感恩,是靈商中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這種“善”的本能,和與此相關而得的福報,冥冥中有佛緣的感覺,而這也是我今天想說的重點。
老子道德經中曾說到: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就是說人應該知道每件事的究竟根本,才是常識。由此老子說“不知常,妄作兇”---缺乏常識的人,做事就會不遵循基本規律,其實就是違背了道德,不但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那么終將被懲罰。我理解,這是老子這部5000字的智慧結晶被稱之為道德經或者道德之詞傳播至今的原因之一。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