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蔡奇:構建水系治理長效機制 全面提升首都水環境建設水平

時間:2017-02-13 15:55

來源:水利部

作者:蔡奇

評論(

江河湖泊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城市發展的基礎支撐。近年來,北京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原則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深化首都治水管水體制機制改革,解決水安全突出問題,首都水環境建設水平持續提升。2016年以來,北京在全市范圍內推行河長制,全面加強河湖管理保護工作,為進一步改善水環境、保障首都水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深刻認識河長制重要意義,牢牢把握工作總體要求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要決策部署,對于加強河湖管理保護、推進首都水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實行河長制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保障。江河湖泊作為水資源的載體,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經濟功能十分突出,對人類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至關重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必須把河湖管理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全面推行河長制,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確保河湖功能永續利用。

實行河長制是解決首都水環境問題的迫切需要。北京是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興的文明古都,同時也是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特大型城市。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僅為124立方米左右,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遠低于國際公認的嚴重缺水警戒線。同時,伴隨著城市快速發展、人口急劇增長和功能過度聚集,河湖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城市下游水體水質普遍超標。解決這些問題,亟須大力推行河長制,徹底克服條塊分割、“九龍治水”的弊病,把治水管水責任落到實處,推進河湖系統保護和水生態環境整體改善。

實行河長制是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有力支撐。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并發表重要講話,明確了“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和“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發展目標。在這個大背景下推行河長制,既有利于改善人居環境,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又能更好地發揮水對發展方式轉變、人口調控、功能疏解的引導作用,推動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

圍繞落實河長制,北京市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指引,以黨政領導、部門聯動為基礎,以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為關鍵,以強化監督、嚴格考核為支撐,認真做好動員部署,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努力開創水環境管理保護新局面。

二、發揮河長制關鍵作用,推動首都水環境持續改善

2015年,北京市在海淀區試點開展河長制。2016年6月,出臺《實施河湖生態環境管理“河長制”工作方案》,加大河湖環境治理和保護投入,在全市推開河長制。河長制實施以來,水環境問題較2015年同期減少60%,河湖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強化源頭治理,杜絕污水直排。河湖水環境污染表象在河里,根源卻在岸上。北京市將治理污染源作為治水的重點和前提,加強源頭防控、溯源治理、水岸共治。全面排查各河段排污口和沿河排放企業,實施截污封堵,并聯合市區兩級環保、水務、城管等部門對岸上生產生活污染源開展聯合執法,取得明顯成效。為從根本上解決污水直排問題,2016年啟動實施《進一步推進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三年行動方案》,以城市副中心、城鄉接合部和水源保護區、民俗旅游區村莊為重點,確定了1000多公里污水管線建設改造任務,2017年年底前消除建成區污水直排入河現象,2018年年底前全市建成區基本實現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全覆蓋,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強化系統治理,消除黑臭水體。河水的流動性決定了治理工作的綜合性。北京市強化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和岸上岸下,全面開展河湖水系“三查三清三治”工作,即嚴查污水直排,嚴查垃圾亂堆亂倒,嚴查違法建設;清河岸,清河面,清河底;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河湖面源污染,治理河岸湖岸生態環境。通過綜合治理,永定河城市段、清河和涼水河上段等城市主要河流河道已基本還清。聚焦黑臭水體,由河長牽頭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采取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水系循環、生態治理等綜合措施進行治理,計劃到2017年年底前消除全市摸查確定的141條段665公里黑臭水體。

強化生態治理,恢復河湖功能。在治理的同時,積極探索恢復河湖流域良好生態的治本之策。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強化建設項目水影響評價,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加強水源涵養保護。制定實施《關于加快推進河湖水系連通及水資源循環利用工作的意見》,加強河湖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大力推進水系連通、地下水回補、雨洪控制利用和再生水利用等工程,著力構建流域相濟、多線連通、多層循環、生態健康的水網體系。筑牢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三道防線,積極保護河道周邊生態系統,恢復河湖水域岸線生態功能,“十一五”以來,累計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300余條。

三、深化河長制建設,構建水系治理長效機制

圍繞推行河長制,北京市不斷深化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導、屬地負責、行業監管、專業管護、社會共治”的河湖管理制度,治水管水工作走向常態化、長效化。

持續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市、區、街鄉三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共確定各級河長406位,統籌管理425條河流,破除了原先水環境管理條塊分割的局面,實現分段管理、各負其責、責任統一。下一步,北京市將對現有機制進行完善,推動三級河長制下探到最基層,讓村級黨政主要負責人統籌村屬河流污染治理,形成完整的四級河長體系。同時河長的任務量也將加重,突出強化河湖水域岸線管控,對所管河道岸線劃定管理范圍,實施分區管理。

12

編輯:李姝樂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