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在2016“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認為,在商業服務領域,那種消費者需要什么,然后企業就生產什么,就如一個小孩想吃什么,母親就替他提供什么的邏輯一樣,遵循的是一種“母愛邏輯”-------順應客戶已經提出或相對顯性的需求,滿足他們。而“父愛邏輯”則遵循另一種服務邏輯------以自己的專業服務給客戶以信任,不但滿足客戶已經提出,或者相對顯性的需求,而是在客戶迷茫困惑不知道要什么和做什么選擇的時候,或者更多是不愿花費時間去思考如何選擇的時候,以絕對的專業自信,甚至類似粗暴的方式告訴客戶,一切不用多想,只管聽我的,按我說的做,去體檢就成。翻譯成生活用語就是7個字:你不用懂,聽我的!
就如喬布斯之所偉大,不在于蘋果產品如果引領消費潮流,而在于他對時代需求的超前、精到的把握。他能以一種引領未來的洞見,發現需求,并提供相應的專業服務,滿足消費者需求?!跋M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他們就發現,這是我要的東西。”
羅振宇認為,“父愛邏輯”的服務升級將成為未來服務的趨勢。時間成本原來越昂貴,人們不愿意在選擇上花費太多的投入,而是需要一個可以信任的專業服務者幫自己提供一套解決方案,實現想要的結果。
實際上,谷哥認為,在時間成本之外,還有一種專業成本。有時候,人們不只是不愿意在選擇上花費太多時間,而是在選擇足夠豐富的情況下,不知道各個選擇足夠的意義,和選擇之后的繁瑣配合。體現現實中,就是很多“管家式服務”或“一體化綜合服務解決方案”更受歡迎。對于環境產業來說,在環境治理效果時代和PPP熱潮下,“父愛邏輯”將會催生更多的“環境綜合治理”需求。
比如環保行業,原來政府治理污染時,不僅很多時候自己投資,還需要采購工程和設備,確定技術方案等等,而現在,更多地政府從效果出發,愿意拿出一個區域,以整體打包服務的方式,讓一個有實力、信得過的企業來進行綜合服務。
如2015年4月,首創集團與河南新鄉簽署150億環境綜合治理合作框架協議。該戰略合作中,雙方將探索城鄉一體化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污泥處置、河流治理、再生水利用、大氣治理等統籌規劃、建設和管理“市域全環境綜合治理”的新模式。而對于首創股份和其他行業巨頭來說,這樣的合作正越來越多。
在領先企業的示范下,很多有實力的企業開始積極轉型為環境綜合服務商。如“固廢領域十大影響力企業”浙江旺能已開始轉向從收運到焚燒再到能源一體化處置方式,從前端至末端一體為地方的鄉鎮垃圾收集難題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并提高自身項目的運營規模和循環經濟屬性。2002年12月成立的重慶環衛集團就先后投入近百億元,構造了固廢清運、處理產業鏈,以餐廚垃圾、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為起點,繼而向工業廢棄物、建筑垃圾、果蔬垃圾、污泥、病死牲畜等處理領域覆蓋。
很多有實力的CD方陣的技術企業和設備企業也正在朝這個方向轉型。如環衛裝備領域龍頭企業龍馬環衛原主營城鄉環衛、市政、公路等領域專用路面保潔車輛、垃圾收運車輛及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已經開啟“環衛裝備+環保服務”雙翼戰略,積極向下游環衛服務延伸,目標成為環衛領域綜合性一體化方案供應商。
環境效果時代,效果的實現需要7、8 個甚至更多的環節,而這些環節都需要極致化的服務,恐怕一個企業無法在每一個環節里都做到極致。未來環保服務一定是航母模式,由A B方陣行業巨頭與CD 各方陣中小企業佼佼者的股權合作或戰略合作,形成一個個航空母艦戰略族群,提供綜合服務,為政府解決環境難題。
編輯:李姝樂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