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水利部八項農田水利建設工作 加快水生態修復工程建設

時間:2016-09-22 17:05

來源:水利部

評論(

9月21日,水利部印發了《2016-2017年度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2016-2017年度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計劃完成總投資4158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中央投資1539億元,地方各級財政投入2111 億元,群眾和社會資本投入508億元。具體內容如下:

《2016-2017年度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

部機關各司局、部直屬各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水務)廳(局),各計劃單列市水利(水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利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建設、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創新和完善體制機制,抓住冬春有利時節,組織和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持之以恒地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興水惠民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有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踐行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創新體制機制,增加資金投入,強化規劃統籌,整合各方資源,規范建設管理,重視運行管護,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建設,加快構建大中小微協調配套、蓄引提灌排功能完備的農田水利工程體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態安全以及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

二、主要指標

2016-2017年度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力爭總投資較上年增長2%左右,投放機械臺班(套)、完成工程量和農民投工投勞基本穩定,主要效益指標好于上年。

(一)資金投入。計劃完成總投資4158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中央投資1539億元,地方各級財政投入2111 億元,群眾和社會資本投入508億元。

(二)投工投勞。計劃農民投工投勞36.97億個。

(三)投放機械。計劃投放機械3.25億臺(套)。

(四)完成工程量。計劃完成土石方量110.34億立方米;修復水毀災毀工程26.8萬處,疏浚河道4.7萬公里,清淤溝渠36.8萬公里,新建、改造泵站337座,水庫除險加固4811座,堰塘整治25.8萬處,建設村鎮供水工程2.6萬處。

(五)綜合效益。新增旱澇保收農田面積1983萬畝,新增、恢復灌溉面積2928萬畝,新增、改善除澇面積3899萬畝,改造中低產田面積1905萬畝,新增節水灌溉工程面積4021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47萬平方公里。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主要任務指標見附表。

三、實施重點

各地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及水利部總體要求,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突出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重點,確保各項既定水利建設任務如期完成,特別是要突出解決好今年水旱災害中暴露的農田水利等薄弱環節,具體如下:

(一)抓緊修復水毀災損水利工程。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倒排工期,節點控制,以水庫、水閘、堤防、中小河流、水電站、居民生活供水工程、農田灌排設施和水源工程等為重點,限期修復各類水毀災損水利設施,確保春播春種和安全度汛,確保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飲水安全。

(二)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確保2016年新開工20項。大力推進西江大藤峽、淮河出山店、陜西引漢濟渭等在建工程建設,確保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年度中央投資計劃年底前完成90%以上。繼續抓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推進重要蓄滯洪區、重要海堤建設,加快推進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工程建設步伐,加強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區中型水庫建設,提高重點領域和區域水利基礎設施保障能力。

(三)著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進一步強化和落實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長負責制及相關部門工作責任,細化目標,加大投入,落實措施,加快實施經批準的省級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規劃,著力解決好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的飲水安全問題,加快完成2016年度項目建設任務,著力強化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健全工程良性運行體制機制,進一步提高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水質達標率和供水保證率。

(四)全面推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加大農田灌排骨干工程配套改造投入與建設力度,開展灌區現代化改造試點,在水土資源條件具備的地區新建一批現代化大型灌區,統籌推進灌區渠系配套,有效提高農田灌排工程配套率、完好率及農田灌溉排水保證率,適當增加灌溉面積。依托縣級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和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統籌整合各級各類支農涉水項目和資金,統一建設標準和竣工驗收、運行管護要求,以田間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和農村河塘清淤整治等工程為重點,協調配套、集中連片搞好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配套實施土地平整、機耕道建設和土壤改良、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措施,改造中低產田,加快解決好農田灌排“最后一公里”問題。

(五)大力發展節水灌溉。依據《國家農業節水綱要》和相關規劃及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實施方案,因地制宜普及推廣噴灌、微灌、管道輸水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全面完成東北節水增糧行動總體目標任務,加快推進西北節水增效、華北節水壓采、南方節水減排等區域規?;咝Ч澦喔劝l展,加強草原牧區節水灌溉飼草料地建設,繼續開展國家高效節水灌溉示范縣創建工作,確保國務院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年再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的目標任務全面實現。

(六)加強防洪抗旱薄弱環節建設。加快實施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實施方案,加強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重點澇區排澇設施建設、基層防洪預報預警體系等防洪薄弱環節建設,著力提高流域和區域防洪減災能力。如期完成《全國抗旱規劃實施方案(2014—2016年)》建設任務。認真分析近年來干旱規律和特點,總結抗旱經驗教訓,完善抗旱方案預案,密切關注旱情發展,強化用水管理和水量調度,科學應對干旱災害。

(七)著力打好打贏水利脫貧攻堅戰。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差別化支持要求,圍繞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短板,健全水利扶貧工作機制,從項目、資金、人才和技術等方面精準發力,全方位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農田灌溉保障、防洪抗旱減災、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節約保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與農村水電開發的傾斜支持力度,優先安排實施貧困地區急需的水利項目,夯實貧困地區實現全面小康的水利基礎。

(八)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考核與監督。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抓緊實施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和合同節水管理制度建設。認真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強化水功能區管理、入河排污口監管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加快實施《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加強長江上中游、黃河中上游、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東北黑土區、京津風沙源區、西南巖溶區等重點地區和革命老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繼續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抓好坡耕地及侵蝕溝專項治理、黃土高原中型以上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工程、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全年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5.4萬平方公里。繼續實施華北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等,促進地下水采補平衡。加快重大水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及生態脆弱流域和區域治理步伐,因地制宜發展農村水電。加大農村河湖水系綜合治理、河道溝渠堰塘清淤整治、水資源保護和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力度。

四、保障措施

各地要牢牢把握“四化同步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構建保障體系,推動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順利開展和各項任務全面完成。

(一)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各地要山水林田湖村路統籌規劃、系統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建管并重、協調推進,依托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和年度各類支農涉水項目資金計劃,制定完善本地區省、市、縣三級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方案既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期待,又要考慮現實與可能,區分輕重緩急,合理確定年度目標任務、實施重點和保障措施,并及時把實施方案確定的各項指標、任務和建設內容,分解落實到縣鄉、村組和具體項目。

(二)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農田水利條例》,進一步落實農田水利建設管理行政首長負責制,將其納入地方各級政府績效考核范圍,建立健全政府領導牽頭負責、部門分工協作聯動、監督檢查、考核評估、問責問效以及把工作優劣與項目和資金安排掛鉤獎懲等機制,將責任落實到崗位、環節和步驟,并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層層傳導壓力。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把做好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檢驗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效果的重要標準,作為加快解決靠天吃飯問題和補齊補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的根本舉措,主動作為,當好參謀,抓好行業監管和技術指導。

(三)創新組織發動機制。各地要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負責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在農田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完善項目引導、開展水利“杯賽”活動、強化績效考核與獎優罰劣等機制,激發和調動基層政府的積極性。通過推行項目自主申報、農民全過程參與,以及加大以獎代補、先建后補、項目扶持、信貸支持等力度和提供技術服務,鼓勵農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承擔農田水利項目的申報、建設和管護。

(四)健全多元投入機制。各地要在穩定和增加公共財政投入、強化水利相關規劃對各類支農涉水項目和資金統籌整合的同時,通過用好用足土地出讓收益計提農田水利建設資金、過橋貸款、專項建設基金等扶持政策,總結推廣將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財政投資轉變為股金的做法,放寬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工程建設運營準入門檻,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五)創新建設管理模式。適應簡政放權和財政轉移支付政策調整,完善政策引導、規劃統籌、資金保障、制度約束、監督管控和考核評估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大中型項目嚴格執行“四制”,強化對項目法人的規范組建和監督管理。因地制宜推行水利工程代建制、設計施工總承包等專業化、社會化建設管理。對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在統一規劃和建設標準、強化行業指導和監管,確保資金、質量和生產安全的前提下,允許由具備條件的受益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組織實施。

(六)創新運行管護機制。在鞏固國有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成果,足額落實公益性水利工程人員基本支出和工程維修養護經費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總結推廣全國100個縣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以及各地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與運營的經驗,加快明晰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和使用權,落實管護主體、責任和經費。通過探索建立小型水利工程產權交易轉讓及質押機制、制定工程運行維護定額標準、用好各級財政對農田水利設施維護費用的支出安排、水費計提、特許或委托經營以及工程所有者分攤等,足額落實灌排工程維護費用。加強基層水利服務機構能力建設,創新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多元化發展。積極培育防汛抗旱、灌溉排水、農村供水等專業化服務隊伍,通過財政補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引導社會力量管護工程。

(七)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意見》,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穩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行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加快明確農業水權,穩步開展農業水權確權登記,積極探索和規范農業節余水量交易轉讓和回購。合理制定農業水價并適時調整,探索實行農業用水分類定價,逐步實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加強農業用水計量設施配套建設,建立農業用水精準補貼機制和節水獎勵機制,促進農業節水增效減排和農田水利工程良性運行。

(八)強化督導檢查考核。各地要狠抓《農田水利條例》的宣貫落實,加快健全涉水法規、技術標準、規劃、項目建設管理制度和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強化依法督導檢查與考核。要加大專項檢查、重點督查、審計、稽查、動態信息公開通報、總結評估和績效考核等力度,督促有關問題的整改,有效防控基層水利廉政風險,確保各項任務全面完成,確保實現“四個安全”。要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做到工程上圖、數據入庫。要利用多種方式和新老媒體,全方位做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政務信息報送和宣傳工作,營造全社會關心、各部門支持和參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良好氛圍。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