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水務于2016年9月6日召開股東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審議轉讓公司所持新疆昌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51%股權、新疆昌源通達投資有限公司51%股權及債權的議案》,同意通過產權交易所將其所持有的昌源水務51%股權公開掛牌轉讓。
隨著混改的深入推進,央企及地方國資對旗下“多余”的上市平臺,常選擇(公開征集受讓方)直接轉讓股份,以換取優厚現金。最新的香梨股份相關股份掛牌轉讓便是典型案例。
9月8日,香梨股份公告稱,2016年9月7日,公司接到間接控股股東新疆昌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源水務”)轉來其控股股東中國水務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水務”)《中國水務關于重大事項進展的函》,中國水務于2016年9月6日召開股東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審議轉讓公司所持新疆昌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51%股權、新疆昌源通達投資有限公司51%股權及債權的議案》,同意通過產權交易所將其所持有的昌源水務51%股權公開掛牌轉讓。
昌源水務是由中國水務和新疆國資委對原新疆昌源水利水電產業集團實施重組后組建的專業化水務集團公司。中國水務持有昌源水務51%股權,而昌源水務則是香梨股份控股股東新疆融盛投資的獨資股東。根據股權掛牌預披露信息,經審計后的財務數據顯示,昌源水務2015年營業收入4.81億元,凈利潤1.36億元;今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為2.13億元,虧損5905.15萬元。
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預披露信息顯示,受讓方資格需滿足四項:1、意向受讓方應為依法成立并有效存續的企業法人或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2、意向受讓方應具有良好的商業信用、財務狀況和支付能力;3、本項目不接受聯合受讓,也不得采用委托或信托方式舉牌;4、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信息披露期滿日期為2016年10月13日。
而據上海證券報相關報道,香梨股份目前總股本不到1.5億股,市值約40億元左右,主營業務收入及業績長期低迷,“殼”特征明顯。另一方面,中國水務則隸屬于水利部綜合事業局,若昌源水務51%股權易手,不排除香梨股份的控制權也將發生變化。
中國水務、昌源水務、香梨股份之間的淵源由來已久。2011年7月,新業公司擬通過協議方式向昌源水務轉讓其所持有的融盛投資100%股權,轉讓價為4.65億元。由于融盛投資持有ST香梨25.22%股權,因此昌源水務在收購完成后,成為了ST香梨新的實際控制人。
當時,面對ST香梨長期以來的業績平平,以及尚無以水務為主業上市公司的新疆市場,就有人心生聯想:昌源水務是否有意首吃螃蟹,借ST香梨之殼,打造新疆首個以水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對此,當時中國水務投資總經理劉正洪表示相關事宜正在研究,由于上市公司受信息紕漏規定約束,不方便透露。
2013年7月23日,此前的猜測得到了驗證。當日,香梨股份披露重組預案,昌源水務擬借殼香梨股份上市,重組完成后,香梨股份由農業股變身水務股,主業在農、林、果業種植等基礎上,拓展至城市及工業供水業務。
預案顯示,香梨股份擬向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新疆新業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4名股東,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中國水務投資控股子公司新疆昌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并吸收合并昌源水務;同時,昌源水務吸收合并其全資子公司——香梨股份第一大股東新疆融盛投資有限公司。本次重組后,融盛投資持有的香梨股份25.22%的股份(即3725.5813萬股)將注銷,昌源水務全部股權置入上市公司,公司的主營業務將變更為城市及工業供水,中國水務投資成為香梨股份的直接控股股東。
而在2014年4月,香梨股份發布關于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的投資者說明會召開情況的公告,表示因突發情況而導致重組夭折,重組終止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去年11月證監會宣布借殼標準等同IPO,而昌源水務預計原重組預案的標的資產2013年盈利情況難以滿足借殼上市規定;二是中國水務及其股東單位發生重大人事調整,決策周期無法確定。
到2015年6月,昌源水務一項轉讓信息讓投資者猜測其或重啟上市之路。當時,新疆昌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掛牌轉讓新疆風能有限責任公司10.22%股權,掛牌價為5.55億元。當時中國證券報點評:“此次昌源水務退出新疆風能,繼續剝離非主業資產,或許意味著公司重啟上市方面將會有新動作。”
在昌源水務借殼香梨股份之初,為突出水務主業,昌源水務擬將下屬的新疆昌源水務集團伊犁地方電力有限公司、富蘊縣昌蘊峽口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和田縣水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新水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和新疆水利電力建設總公司等與昌源水務主業不相關資產的全部股權,對外轉讓至中國水務控股子公司新疆昌源通達投資有限公司(也就是近日中國水務除昌源水務外,掛牌轉讓的另一公司)。
2016年9月9日,中國水務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將其持有的新疆昌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51%股權、新疆昌源通達投資有限公司51%股權進行產權項目轉讓預披露。宣告了長達5年的借殼上市計劃終止,塵埃落地。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