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光大國際宣布,其全資附屬公司光大水務以代價9200萬元人民幣,向法國威立雅水務公司收購青島威立雅水務運營有限公司78%股權及光大威立雅水務香港控股40%股權。收購完成后,光大水務將持有青島威立雅99%股權及全資擁有香港光威,香港光威持有青島光威污水處理有限公司60%股權。對于此次收購事項,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也許是威立雅進一步收縮中國水務市場的表現。
據了解,1994年,威立雅開始進入中國市場,至今20年間,從南到北,由東至西,威立雅這一國際水務巨頭在中國市場上畫出了輝煌的發展路線圖。
1997年,威立雅水務獲得在中國的第一份合同:天津凌莊水廠改擴建與20年特許經營合同,以這個項目為起點,中國水務市場成為威立雅在國際水務領域的重要板塊,此后,威立雅在中國的布局腳步加快,相繼通過招投標方式介入成都和上海的水務市場。
“在中國的水務市場上,威立雅曾經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中國水網總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認為。據悉,在中國,威立雅水務是最早嘗試全面市政水務服務的商業運營商。
2002年威立雅簽訂的浦東項目,參與項目中包括制水、配送和客戶服務在內的全面水務服務,標志著威立雅水務進入了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2002年后,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為外資企業與國內水廠合資創造了更好的政策環境。威立雅水務集團開始將其國際業務發展的戰略中心轉移至亞洲,而中國市場更是亞洲發展的重中之重。之后的幾年內,威立雅在中國的發展更加活躍,在2004年入選中國水業年度十大影響力企業之一。
2008年之后,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在國際上也掀起了“國有化”的浪潮。傅濤介紹,這一階段,在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轉變的宏觀背景之下,中國水業一定程度地出現了“國進民退”現象,由于受到社會和政府對外資收購意圖質疑的影響,外資戰略水務企業的收購步伐明顯放緩。
這樣的大背景下,2008年后,威立雅的收購腳步也開始放緩,有報道顯示,2012年威立雅全球營業收入120.78億歐元,其中亞洲市場貢獻了16.2%。而據E20環境產業研究院2013年的研究數據,北控水務已經以2094萬立方米/日的水處理總能力超過威立雅,成為首個水處理規模超過2000萬立方米/日的企業,國內企業在水務市場開始領跑。
因而,本次光大國際收購青島威立雅水務股權事件,有業內人士預測,威立雅在中國水務市場的發展線路圖或許將呈現逐步收縮的趨勢。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