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國內同行紛紛聚焦于未來污水處理的革命性技術路線,各種概念路線和工藝相繼走入我們的視野,甚至即將魯莽地步入實際工程!
但是,筆者個人認為,對于中國污水處理的未來發(fā)展趨勢,肯定不在主流厭氧氨氧化,也不在于好氧顆粒污泥,如果在這兩條技術路線上執(zhí)意孤行,肯定注定是【死路一條】!
不是不鼓勵技術創(chuàng)新和革新性技術的應用,而是因為國內缺乏自主性研究,我們熱衷于機械性引進和模仿!沒有基礎性、原創(chuàng)性自主性研究,邁向卓越,只是一個夢想!
分析目前國外趨勢,筆者認為比較靠譜的技術,應該是基于CODcapture為基礎的污水中碳源及能源的回收,這方面的技術挑戰(zhàn)性不大,且在中國很多地域可以應用,圖1是常規(guī)工藝的COD物料平衡:
如果采用高效的COD捕獲技術作為預處理,提取后的碳源用于厭氧消化,沼氣發(fā)電,則會大大提高污水廠能耗自給程度:
舉例,如果采用新型A-B工藝,污水中COD大概有66%碳源被提取進入?yún)捬跸罱K有43%COD進入CHP工序。
這種工藝模式,目前現(xiàn)實眼光來看,要比目前國際風行所謂的各種“高大上”的技術組合,相對更適合中國國情,在中國不少地區(qū)是可以實現(xiàn)。筆者呼吁,要客觀,要有自知之明,那種高大上技術,目前尚是皇冠上的明珠,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去采摘;不是珠穆朗瑪峰,誰都有能力去攀越!否則最終會貽笑大方于國際!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wǎng)/中國固廢網(wǎng)/中國大氣網(wǎng)“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huán)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huán)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lián)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技術的前進方向就是‘三十年河東,三...
2023(第二十一屆)水業(yè)戰(zhàn)略論壇上...
010-884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