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到20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北控水務高度重視防汛搶險工作,北控水務通州項目建管部門、涼水河運維公司——北控碧都公司提前準備、周密部署、積極應對,圓滿完成防汛搶險任務,為確保河道行洪安全、兩岸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貢獻。
一、未雨綢繆,全力做好防汛準備
7月19日16:34時,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Ⅳ級預警。根據北京市涼水河管理處防汛應急響應啟動單的要求,北控水務通州項目建管部門立刻安排通州區涼水河(馬駒橋閘~入北運河口段)治理工程及通州區蕭太后河(環球影城段)改線工程的各險隊伍按照防汛預案要求,人員到位、加強巡視、防汛物資準備,重點部位提前布控,共組織巡查人員105人,搶險人員150人,挖掘機15臺等。北京北控碧都水環境管理有限公司組織90人的防汛隊伍備汛:其中10名在洋橋值班備汛,42人在大紅門值班備汛,30人在馬駒橋值班備汛。并安排16人繼續對全線進行巡視檢查。大汛來臨之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停止運維隊水面作業,撤掉攔截網;將六處除臭設備及時關閉;將洋橋標準段所有下河臺階用警戒線封閉;疏導沿線閑散人員上岸,保障不出現溺水傷亡事故。
二、雨中奮戰,加強巡視防洪搶險
防汛期間,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助貧坐鎮指揮,京津冀區域事業部總經理助理顧斌杰親赴涼水河洋橋段現場,帶領相關人員共同進行防汛搶險工作,及時掌握雨情、水情,合理調配人手、設備,確保搶險工作穩步開展。
7月20日上午,北控水務通州項目建管部門各搶險隊伍全員到崗,對涼水河及蕭太后河工程范圍內完成的工程實體及重點部位進行巡查,工程范圍內一切正常,工程實體、材料、設備設施未受損失,無安全責任事故。7月20日下午,在確保在建工程本身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搶險人員150人、挖掘機7臺、水泵8臺、編織袋5000余個,全力以赴投入到沿河各鄉鎮的防洪搶險抗災工作當中。協助臺湖鎮完成新河村南堤外側排水溝內土堆開挖通水、對西下營村等五個村莊的排水溝倒灌進行搶險、對三支溝和小區排水溝疏通到新挖蕭太后河;協助張家灣鎮政府對張家灣村4個閘口進行沙袋封堵、對村泄洪池進行排水作業、對村排水溝渠進行排水施工;協助漷縣鎮政府對涼水河下游左岸榆林莊橋至入北運河口段堤壩進行加高加固。
碧都公司在20日加強巡視力度,除原有的16人繼續對全線進行巡視檢查外,對防洪重點的水衙溝暗涵、西客站暗涵出水口加派專人值守,在雨中持續觀察水位變化情況,并及時通報涼水河管理處。15時左右,巡視人員在洋橋左岸發現一位市民在河邊撈魚,及時向其講明利害,勸其離開,但遭拒絕。隨后,雨勢更大,幾名巡視人員邊為這名市民遮雨,邊力勸其離開。在巡視人員的真情感動下,這名市民終于離開了河邊。
三、突遇險情,積極應對冷靜處置
7月20日中午12時,碧都公司巡視人員發現洋橋水位已達到20年一遇水位線,13時左右,大紅門閘達到最大流量513.28立方米/秒,洋橋水位將近達到7.21水位線。水衙溝、西客站暗涵出口滿孔出流,最高水位距離設備平臺60公分。巡視中還發現,珊瑚橋上游有一根橫跨河道的電纜下垂掛滿漂浮物阻水,遂及時上報向涼水河管理處,涼水河管理處隨即安排專業人員進行了清理。
晚21時左右,涼水河四標巡視河道時發現下游左岸榆林莊橋至入北運河口段水位上漲快要接近堤頂,及時上報到項目部,項目部立即安排人員機械并聯系漷縣鎮組織搶險工作,很快由我方人員和消防官兵組成的搶險隊伍到達現場,在鎮政府及水務局的領導下對堤壩進行加高加固處理,經過數個小時鏖戰,河水得到控制,未發生河水漫溢,保證了堤防外側當地住民的人身安全。
四、雨后清理,及時到位排查隱患
7月21日凌晨2點,北京市氣象局解除暴雨橙色預警信號,降雨逐漸停止,涼水河水位回落。碧都公司從凌晨4點開始,組織人員開始對沿線垃圾、淤泥進行清理。同時安排人員對全線進行雨后巡視檢查。檢查中發現塌陷兩處、樹木倒伏74棵、毀損地被花卉287平米、毀損水生植物1250平米、毀損水衙溝進水過濾管道一套、毀損亦莊橡膠壩加藥管道一套、毀損WE砌塊28平米。第一時間將損毀情況上報涼水河管理處。對兩處塌陷進行了管道修護和回填;對倒伏樹木進行垃圾清理、扶正、填土、支撐;對毀壞的地被花卉和水生植物進行場地清理,重新種植;水衙溝進水過濾管道重新鋪設;對亦莊橡膠壩加藥管道架設;對毀損的WE砌塊進行重新砌筑。
北控水務通州項目建管部門在雨后立即對項目展開巡查,重點關注工程已完成的漿砌石擋墻、自鎖植生砌塊及兩岸護坡有無沖毀和塌方的情況,經巡查以上建筑未發現水毀現象。項目部將繼續開展巡查,待河水下降到漿砌石擋墻以下再形成最終巡查結果,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北控水務涼水河、蕭太后河建設團隊及在建工程,涼水河運維團隊,經受住了暴雨的考驗,用實際行動向河道沿岸人民、京城市民交上了滿意的答卷,北控水務將繼續秉承“守護生命之源、創造綠色環境”的崇高使命,繼續為北京水務發展和京津冀一體化建設貢獻力量。
編輯:葉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