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桑德集團旗下桑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桑頓新能源)在湖南湘潭九華產業園召開規模盛大的戰略發布會。湘潭市委書記曹炯芳、市長談文勝、各市直部門負責人及九華經開區領導應邀蒞臨發布會現場。全國知名鋰電客商、投資及金融機構、建設單位及媒體代表等500余人出席了活動。
本次發布會以“創新引領鋰想未來”為主題,以發布桑頓新能源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啟動桑德新能源產業園二期項目投產運行等為主要內容,奠定產業市場格局,提升品牌影響力。
在戰略發布環節,桑德集團、桑頓新能源董事長文一波介紹了桑德系在新能源領域的戰略布局:以鋰電為核心,建立新能源汽車、智慧能源核心技術產品的全產業鏈園區,包含硬件、軟件、服務等,并重點從科技研發、營銷戰略和客戶服務等多個維度入手,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產業鏈的大型新能源產業基地。
狠抓機遇,快速發展引行業關注
近年來,為改善能源結構,化解能源環境矛盾,開展供給側改革,發展新能源汽車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市場需求隨之增長迅猛。桑頓新能源及時抓住發展機遇,大力推進產能擴張與市場營銷,并取得豐碩成果。
據桑頓新能源總經理胡澤林介紹,桑頓新能源一直努力致力于發展為中國鋰電池行業的領軍企業,2011年落戶湘潭以來,在湖南省、湘潭市各級黨委和九華經開區的深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公司銷售業績獲得了快速提升,基地建設也在加速推進。
如今,桑頓新能源二期擴建項目已竣工投產,其總規劃建設廠房及配套設施近20萬平方米,擁有國內領先的NCA(鎳鈷鋁正極材料)生產線,可實現年產各類正極材料2萬噸、鋰電池4億安時、PACK (電池封裝)3億安時。
與此同時,項目2.5期、3期建設時間也已基本確定,全部完成后,可實現動力鋰電池生產能力40億安時/年,儲能鋰電池產能20億安時/年,電池正極材料產能5萬噸/年,電機總成30萬套/年,年產值3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規模。屆時,桑頓新能源無疑將成為國內鋰電產業的佼佼者和推動湖南區域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持續發展,技術研發是第一生產力
值得一提的是,持續創新是桑頓新能源發展的企業基因,在不斷加碼基礎硬件投入的同時,桑頓也在大力推進科技創新。
據介紹,技術研發人員在桑頓新能源公司中占比很高,公司擁有以985/211知名高校優秀博士、碩士工程師及發明權持有人為主要力量的技術管理團隊,依托桑德集團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平臺優勢,與清華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湘潭大學等名校進行前沿技術的產學研合作,在鋰離子電池材料、動力鋰電池及成組技術、電池管理系統等關鍵核心部件擁有領先技術。這些前沿技術,既填補了國際、國內在某領域的空白,又充分滿足了國內外客戶的市場需求,為公司拓展海外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在湖南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上述技術均已成功列入國家發改委、省市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型工業化等重大專項。”文一波說。
他指出,桑頓未來戰略的關鍵點是創新優先、生態鏈發展,以及商業模式突破,擬到2020年實現主要產品生產達到工業4.0水平。
高舉高打,打造千億能源產業集群
2011年,桑德作為“鋰電新兵”大膽切入鋰電新能源產業,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砥礪,現已發展成為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的鋰電新能源產業基地。
據了解,如今的桑頓新能源主要致力于關鍵材料、電池系統、基礎技術研發、動力電池創新平臺等鋰電能源研究與生產。公司業務已覆蓋鋰電池正極材料、前軀體、電芯生產;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封裝(PACK)、電池云平臺研發;互聯網+二手電池回收、二手電池梯級利用、廢電池再生技術等領域,形成了完整的鋰電生態鏈。公司鋰電池產品廣泛應用于純電動乘用車、純電動商用車、純電動專用車、智能電網、風光電儲能、大型UPS、基站、高端電動工具等領域。
胡澤林介紹,隨著鋰電新能源產業競爭洗牌的加劇,下一步桑頓新能源將高舉高打,持續引領產業創新。二期、三期建成后,公司生產線將采用鋰電行業內頂尖的自動化的機器人+AGV+立體倉庫的生產模式,屆時,公司產能和市場競爭力將得到大幅提升。
文一波則表示,桑頓下一步的戰略是打造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短期要追趕國際先進水平,中期引領產業發展,長期目標則是要顛覆現有汽車產業、能源產業格局,成為汽車產業、能源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進而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新能源企業。
據悉,本次發布會是桑德系繼環衛云平臺、再生資源O2O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戰略發布,創新之劍直指鋰電新能源產業,這又是一次偉大的嘗試,同時也是一次偉大的變革。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