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創一則公告的啟示
1月11日,首創股份發布公告,同意公司以人民幣2,762.50萬元投資浙江開創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增發的1,250萬股股份,定向增發完成后,公司持有其19.03%股權。
這是一起典型的E20環境平臺所講的環保產業內部生態化的代表之作,首創股份擁有近千萬噸的污水處理規模,與開創的合作可以在未來的污水處理升級中,分享其為開創帶來的市場空間,其布局有點類似碧水源與云南水務的參股戰略在未來上市中獲得巨大回報。不同的是,首創作為E20環境產業地圖的A方陣,基于核心優勢互補、核心利益尊重和增量分享的“兩核心一增量”基本原則,與下游的CD方陣展開合作,更具有行業趨勢指南針的意義:E20環境平臺認為,A方陣行業巨頭與CD各方陣中小企業佼佼者的股權合作或戰略合作,未來將形成一個個航空母艦戰略集群。
根據E20環境研究院的企業資料庫資料顯示,浙江開創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少數擁有膜材料研究、膜產品生產、膜裝備制造、膜工程應用等最完整膜技術體系的公司之一,也是是國內最大的膜產品供應商之一,專業生產以增強型改性聚丙烯中空纖維膜為基礎的各類超濾膜組件、脫氣膜組件以及MBR膜生物反應器膜片。
當然,這點并購金額對于首創這個巨無霸來說,似乎不算小也不算大,小編因此昨天也就輕輕放過,掛上了網站就下班了。
二、開創新三板公告揭開帝都雙雄大密謀
小編剛洗洗睡,就被谷大主編電話吵醒:“粗大事了!”
微信里當啷,傳來了一個PDF文件,顯示:1月12日晚,開創環保發布“股票發行方案”,向3名投資者發行股票。當小編理所當然認為此方案的主體人為首創時,卻被晃得頭暈眼花——這3名投資者,第一名是開創環保董事長包進鋒,緊隨其后的,是“北控中科成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再之后才是首創股份。公告顯示,北控中科成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的認購股數是13,800,000股,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認證股數為12,500,000股,認購價格為2.21元/股。此次股票發行后,北控大約占股21%,首創則占股19%。
大家都知道,首創北控帝都雙雄,在E20環境平臺十多年的水業十大影響力排行榜上頭名的位置上一直鏖戰正酣。2008-2009年,首創獨霸榜首,自2010年起,北控借與中科成混改之力,翻盤登基,保先至今。多年來在各地的項目爭奪上,這兩大巨頭也是殺得人仰馬翻。
而這兩家公司同時出現在一家膜公司的新進股東名單上,隱隱讓小編想起了中美多年抗爭之后的乒乓外交之術。
我們猜想,北控與首創,應該不是恰巧撞見,而是暗通溝渠、蓄謀已久的聯手合作之舉。這么看來,不僅小而美公司要與大象們共舞,彼此構建航母集群,生態合作與共生,大象們之間也如春秋五霸,競合格局日漸玄妙,出手成雨,或漫江堤。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發行中,開創環保董事長包進鋒先生又增持了約10%的控股權,繼續持有控股權。這也符合E20環境平臺的理解,以技術見長的公司一般需要保持靈活的機制和創新文化,大型國企不適合在技術創新上控制資源,首創不再像以往那樣采用控股收購的方式,符合生態族群搭建的基本規律。
三、市值千億巨頭之爭,魔戒已出,膜界何從?
故事講得好,還靠數據找。根據E20環境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北控2015年城鎮污水新增規模約230萬噸/日,總量達1694萬噸/日,首創2014年污水總量達702萬噸/日,2015年數據尚未在即將拉開大幕的“水業年度評選”中予以填報,如果按其2014年增量作為2015年增量,其2015年污水總量應達到817萬噸。兩家公司總共控制了近3000萬噸的污水處理總規模。這就預示著在未來不斷提標改造的過程中,將有幾百億市場向浙江開創環保打開大門,而其結果是開創有可能在新三板公司中一飛沖天,達到創新層水平,并率先轉板成功,為兩家巨無霸帶來額外的回報。
以2016年1月12日收盤市值為準,北控水務總市值達到324億元,首創股份總市值達到200億元,新三板小弟開創環保暫時忽略不計,碧水源總市值達到512億元。在北控首創開創這樣的“桃園三結義”組合里,在水十條和ppp大潮雙輪驅動下,膜界競爭將是何種格局,讀者可以盡情想象。
在效果時代,面對產業變革與重構,領跑企業如何構建自己的戰斗集群?縱深領域優秀企業,如何在變革與創新中完成價值挖掘創新?創新性企業日和借力資本?出路在企業之間的依賴、獨立與共生,讓小而美的公司之間形成組合銜接,形成可分可合的優秀的戰斗力。1月17日,“E20俱樂部生態年會”將于朗麗玆西山花園酒店舉辦,期待您的光臨。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