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環境人】張慧春:我做專賣店,不是百貨店

時間:2015-11-11 14:49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任萌萌

評論(

曾經熱映的電視劇《喬家大院》讓山西商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喬致庸一句“謀天下財,利天下人。”更讓融合著儒家思想的晉商精神廣為傳揚。在環保領域也有一位出身山西的企業家,他深耕環保幾十年,將自己的企業定義為“膜行業的水專家,水行業的膜專家”,不斷追求讓用戶價值的最大化,他就是金科水務工程(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稱,金科水務)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慧春。

與喬致庸一樣,張慧春是商人,卻讓人感覺多出了一份儒雅。追溯入行初衷,才發現,原來這位環保企業家曾是在研究所專注科研的博士,“辭職下海,在當時是一個挺難的決定。”張慧春坦言當初辭掉體制內工作曾有所糾結,但是還是不甘于“鐵飯碗”內的平庸度日,而加入了上世紀90 年代的“下海大軍”,“從一個正兒八經做學問的,變成了做銷售的。”

IMG_5305.jpg

“閉著眼睛跳下海”,因為人還是要活得有價值一點

張慧春述說當年的“轉行”經歷,很平靜。“我喜歡做研究,在英國完成了我的博士論文,后來在北京水務局下屬的設計院研究所同時負責2個研究室的研究項目,可是卻沒有什么事做,”張慧春回憶曾在國家單位的歲月,沒有研究經費、沒有設計項目,手頭能做的事反而都在專業之外,“我想人還是要活得有價值一點,不管做什么,要有點價值。”所以,張慧春憑著環保領域的知識積累和自信不錯的英語能力,幾乎是閉著眼睛就跳下了“海”。

“最初就是做銷售,又當翻譯又跑項目,”談及最初的環保歲月,他的眼神里沒有波瀾壯闊,言語氛圍就像他的淺色衣衫一樣簡約平淡,“壓力也很大,自己都不知道是否適合干這行,別人也擔心——你一搞技術的能經商嗎?”

成績是對疑問的最好回答。抱著“一定要做成些什么,活得有點價值”的信念,張慧春一步步學會了怎樣做銷售、怎樣做項目,還在1994 年成功加入了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咨詢工程公司之一——荷蘭DHV 集團。

“要努力,很盡心、很盡力地去做事。”張慧春在DHV 做得很投入,也很辛苦,初期做城市污水廠、自來水廠、垃圾填埋場等環保項目,后期也加入了城市智能交通系統、機場設計等基礎設施項目,用10 年的時間,他經歷了一個完整的成長過程——從基層一步步耕耘,做到了中國區首席代表。對此,張慧春總結,國外很多優秀的管理理念、商業模式等都值得國內學習和借鑒,但自己也得夠努力,否則即使有舞臺和機會也難抓住,“如果不把供職的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來做,是做不出成績的。等你有了成績,才能夠談其他的東西。”

也正是在那個10 年,張慧春發現了自己的價值,也發現并開啟了另一種可能。

40 歲創業,做自己的“專賣店”

“可能”是什么?就是金科水務。

2004 年張慧春毅然告別了DHV集團,走上了創業的道路。為什么選擇創業?張慧春簡單又坦率地說:“因為當時在外企,我已經做到了中國區的最高位置,是總經理也是首席代表,算是碰到了事業的天花板,但那時我才40 歲,并不甘于事業到此為止,也覺得還是有些事情值得一做。于是,我就想自己創業。”

在跨國公司供職多年的經驗讓張慧春認識到,專注做行業內的專業公司能讓人信賴,也受人尊重,“我欣賞專業化的公司,所以金科水務一直堅守專業化理念,我做專賣店,不是百貨店。這是我們的理念,現在叫極致化。”所以,沒有“一入環保深似海”的茫然,張慧春的目標很清晰——企業要先做強再做大,就從“專業化”開始,而這也是金科水務一直秉承至今的理念。

“最初,金科水務只做氧化溝,超過90% 的業績都出于此技術,我們幾乎不做別的東西,”張慧春回憶,“而且我們對項目的品質也有很高要求,選擇好的客戶,追求每個項目的成功和最終客戶的滿意。我們的戰略就是集中精力做好一個技術,熟悉它,玩透它,所以每個項目都獲得了成功。還有一點,專業了,價格也自然有很強的競爭力,加之我們對品質的一貫追求與保證,項目的比拼,我們有很好的競爭力。”此時他的語調中才隱現一絲感慨,“所以,我們在業內攢出了名聲,讓品牌和業務形成了鏈接,形成了自己的客戶群,我們的發展是健康的,扎實的。”

聚焦膜技術,打造通用平臺

說起“膜”,張慧春似乎可以忘記所有羈絆,隨意拿起一個膜樣品都能講得滔滔不絕,“金科水務通過這么多年的積淀,形成了具有自己風格的三代膜系統設計。”他用各種肢體的比劃直觀形象地介紹膜系統,包括“經典風TM”上下層臥式設計、“未來星TM”單層設計、“水晶宮TM”全地埋/ 半地埋設計,金科水務的三代膜系統設計就在張慧春的描摹中一一成形。一間敞亮的會議室,既是張慧春接受專訪的空間,又成了他展示的舞臺,或許就因為他專注得近乎于癡迷。“這樣極致化的追求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我們目前是國內市政行業脫鹽領域業績最多的公司,在北京建成的25 萬噸設計規模的超濾再生水項目,已經運行多年,仍是國內已投產運行、規模最大的再生水項目。我們每一個項目都追求做成精品工程,讓用戶滿意。”

對于膜系統的質量,“我們采用世界上最好的膜,同時自己開發最好的膜應用系統,”張慧春把膜系統的一個端口連接件特別展示出來,這就是金科水務膜通用平臺的一個關鍵部分,“通過金科膜通用平臺技術,市場上絕大部分膜元件,包括內壓膜、外壓膜、浸沒式、壓力式膜元件都可以在金科膜系統中實現通用互換。”解決了涉膜水廠膜元件不可互換、換膜費用高的問題,金科水務“GTMOST? 膜通用平臺”的一大精髓就這樣被深入淺出地道來。

從設計到運營都要超出客戶預期

張慧春認同E20 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的定義:極致化不是完美,而是超出用戶預期,超出用戶預期就是極致化。

在今年9 月11日2015(第七屆)水業熱點論壇上,張慧春暢談了金科水務關于膜濾水廠的極致化夢想:“我希望水處理廠建得特別漂亮,像迪拜的七星級酒店,地面是花園,地下像水族館;而且工程建成之后,我和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監測水廠的運行情況,無論我在出租車上或者是餐桌旁,隨便在什么地方打開手機就可以監控到水廠的運行狀態。”

當時,張慧春特別介紹了金科水務的“水晶宮TM”設計——可以做全地埋也可以做半地埋;膜車間的一面玻璃墻與車間的頂部聯通,通體透明就是水族館的樣式,里面用處理后的再生水養著魚和水生植物;車間的另外兩側是鑲有透明展示玻璃的膜箱,膜絲的運行情況直觀展現、一目了然。整個膜車間酷似水族館,同時兼具水處理廠的功能,非常震撼。

在接受專訪時,張慧春特地拿出了自己的手機,打開一個APP 界面,顯示出金科水務膜系統的運行情況,“我們的運營管理服務O2O 模式分線上和線下兩個方面。首先,線下會有一個維護團隊到現場服務,定期巡檢,排查和解決系統存在的問題及隱患;其次,3 個層次的線上服務可以為用戶提供隨時、定期及實時的遠程數據支持。第一,每一個項目建成后會與服務中心聯網,我們和用戶在手機、電腦里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得水處理設備的運行數據,實現了實時移動互聯;第二,定期的智能分析,我們借助大數據開發了一個基于數學模型的專家系統,定期分析膜濾水處理系統的運行數據,生成分析報告,同時提出優化建議,并定期推送到用戶手機里面去;第三,類似遠程醫療,通過視頻由金科的專家和專業人員指導現場人員處理問題,實時反饋。用‘互聯網+’的方法幫助用戶輕松解決膜系統運營管理復雜、人員要求高的難題。”

“金科過去7 年來建成的每一個項目都通過互聯網為用戶提供了運行管理服務,積攢了大量運行管理數據,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技術團隊也在隨之不斷提升技術能力。”張慧春還介紹了金科水務與用戶的合作方式:“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全成本,一種是半成本。”全成本,即金科水務負責膜濾水處理系統的一切運營管理,包括人力資源;半成本,即由業主提供人力資源,金科水務負責指導運營管理。不論哪一種模式,金科水務都提供水質和水量的擔保,并對膜元件提供終身壽命擔保。這在業界也是較為超前的理念。

極致化的投資模式

張慧春善于換位思考,他表示,如果他是業主,在設計和運營之外,還特別希望可有人為污水處理買單,不需要自己支付污水處理費;而這,金科水務通過PIPP? 模式來解決。

PIPP? 模式(PUBLIC-INDUSTRYPRIVATEPARTNERSHIP), 即政府-工業- 企業合伙模式,是金科水務2007 年提出的融資解決方案,具體內涵為,金科水務以特許經營的形式,收購當地政府的污水處理廠,將政府提供的污水處理后,進一步加工成高品質、高附加值的再生水,并出售給附近用水量較大的工業企業。金科水務不向政府收取污水處理費,將處理后的再生水出售給工業用戶,而且售價遠遠低于工業企業自己處理其他新鮮水源的成本。而作為投資商,與傳統BOT 模式成本加利潤的模式不同,再生水賣給工業以價值定價格的結構,給投資商帶來了不錯的回報。這樣,既減輕了政府在處理污水方面的財政負擔,又降低了工業企業的用水成本,同時金科水務也達到了盈利,實現了市政、企業和工業的三方共贏,通過再生水銷售讓城市污水處理“以水養水”,形成價值增值。

“由于企業靠污水處理后產生的再生水盈利,政府對污水處理廠的監管也不會有壓力,”張慧春還以金科水務按PIPP? 模式運行的山西項目為例,“5 萬噸的項目,已經運行了七八年,參與方都很滿意。”

“不過,新的商業模式,我們希望走得穩一點,因此在大規模推廣方面可能稍有欠缺,”張慧春也坦言,先從專業化方面做強一個企業,可能會放棄一些做大的機會,但極致化的追求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效,也不失為成功的另一條路徑。

談到公司管理與心得,張慧春的語速緩慢下來,他說現在公司的骨干員工也是股東,“都是用真金白銀投資入股的,包括我自己。而且每個股東和其他員工一樣,都根據自己的職位和貢獻領取工資,在公司大家都是打工的。公司不是哪一個人的錢包,是大家的事業平臺。”張慧春覺得,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能讓公司的所有成員“心很平”,“我們一直就是合伙制,大家的關系都很好,而且一心為公司著想,把公司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做。

作環境人須有毅力、堅韌和善心

訪談進行了近3 個小時,張慧春調侃自己沒有像教師一樣的表述能力,但是,他的每一段表述都隱現著對環境事業的用心,“若干年以后回想,這么多年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歷歷在目,而且我堅持要每件事都做好,否則我放不下。”說到環境人應該具有的特質,他毫不猶豫地提到了“毅力”和“堅韌”,“很多人認為環保非常容易,實際上門檻低、競爭激烈、價格敏感,這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你有耐心,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

同時,他還提到了社會責任,“還需要有一些善心。”張慧春說自己曾拒絕做可以發大財卻不夠規范的礦石生意,“我選擇環保,每做一件事都是對社會有益的,做好了,不賺錢也是快樂的。”


編輯:成苗苗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