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保部發出一封感謝信,對在“8.12天津爆炸事故”后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參與救援工作的四川環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環能科技”,下同)表示衷心感謝。在感謝信中,環保部提到在事故發生后,環能科技第一時間派出應急人員緊急趕赴現場參與處置工作,克服困難、晝夜攻關,科學嚴謹、務實高效,并主動提供一套超磁水體凈化站用于廢水處理,為環境應急處置工作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撐。
據悉,在天津事故應急處理中,環能科技提供的污水處理設備主要用于處理污水中的氰化物使其達到排放標準,保證海洋不受污染。天津爆炸事故的應急救援,不僅體現出環能科技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也反映出國家環保部門對環能科技在污水、黑臭水治理方面的信任和肯定。
環能科技是一家專注于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的研發及應用,是國內最大的磁分離水體凈化設備制造企業,也是國內少數幾家掌握磁分離水體凈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其業務范圍包括冶金、煤炭、黑臭河湖治理、石油、應急車載等多個領域。在黑臭河湖治理方面,近幾年因表現突出而被業內廣泛關注。
目前,我國對黑臭水并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更多的來自于老百姓的感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生物學教研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胡洪營解釋黑臭水體說:“黑臭水體是厭氧狀態的水體,厭氧之后有機物多,就形成厭氧,在厭氧過程中,比如說氨釋放出來了,硫化氫釋放出來了,就會產生臭味。又因為水里面有一些硫化氫和鐵形成了黑的,所以厭氧狀態的水體就是又黑又臭。”
因為黑臭水體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在2015年4月16日出臺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體得到消除。各省、市也均出臺黑臭水體治理相關文件,加快黑臭水體的治理。
但是因為黑臭水體成因復雜,影響因素眾多,是一個系統化治理工程,管理邊界模糊,導致治理難度大,治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作為黑臭水治理方面的行業領軍企業,環能科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記者采訪時,也談到了環能科技就黑臭水體治理的一些方法和心得。據介紹,目前我國的黑臭水體治理主要分兩種策略:一是長期策略,通過新建或者改建污水處理廠、加強推進雨污分流和管網建設,促使污水都進入管網和污水處理廠,這就是“陣地戰”形式;另一種是短期策略,針對短期內不能進入管網和污水處理廠的污水,通過小型的臨時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應急處理,同時對已污染的城市水體進行截流,經應急設備處理消除黑臭后排放,這就是“游擊戰”的形式。他認為這兩種形式不可偏廢,應該以靈活的游擊戰來補充陣地戰的不足。
據了解,目前環能科技在黑臭水體治理上,面對客戶的不同需求,有著不同的技術組合,比如:對黑臭的湖泊、生態濕地項目,環能科技采用“超磁透析+原位生態修復”的技術組合;對城市內河、城郊結合部的排污溝渠,采用的則是“超磁透析+曝氣生物濾池”的技術組合。
雖然黑臭水體的治理難度大,但近幾年環能科技在黑臭水體治理方面也運作了不少成功案例,其中以北京清河河北村的項目尤為突出。清河是北京北部主要的城市排水河道,全長23.6公里,流域面積達210平方公里,北京市曾經投入超過6.4億元整治清河,但由于清河兩岸排污口眾多,工業企業和城中村排污口污水直排,不少河段仍出現黑臭現象,居民怨聲載道。環能科技采用MUM-2500移動超磁分離凈化站對流入清河前的污水進行截留、處理后再流入清河。出水水質要求經處理后的水排到清河能提高河道水體透明度,降低嗅味,提高感官效果,減輕排入水體的污染負荷,終于使得清河復清,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清河”。
黑臭水體的治理是一項艱難的系統工程,但是社會和公眾需要企業知難而進,同時這個市場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和商機,也將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挑戰和機遇。2015年10月28日,E20環境平臺將召集政府、專家、學術科研機構、設計院、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等專業人士,在宜興召開“2015(首屆)環境施治論壇”,內容涉及黑臭水體治理中得到政策導向分析、地方政府需求解讀、市場機遇與挑戰、商業模式探討、交易結構設計等方面,探討“讓黑臭水體治理在產業中落地”,并隆重發布《“黑臭水體”二十講》。敬請關注。
編輯:陳丹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