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政府和社會資本(ppp)圓桌會議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和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共同主持。會議邀請了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4家代表參會發言。
這是中英雙方在經濟領域最高級別的政府對話,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先生作為唯一一家民營企業代表向中英政府高官介紹了碧水源在ppp領域的工作業績和經驗,同時從民營企業的角度提出了在ppp經濟戰略發展方面的建議。此次發言,是國家對碧水源在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成績的認可,同時,碧水源在ppp模式探索中所取得的經驗也將在未來更好的得以推廣,為國家在環境服務領域的ppp改革做出更多貢獻。馬凱副總理和奧斯本財政大臣共同指出,ppp具有越來越廣闊的全球市場和發展前景,中英雙方政府和企業應繼續加強合作,為兩國ppp事業不斷注入新動力。
自2013年以來,國家及各地方積極推廣PPP模式,相關政策對環保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支持態度明確,幾乎都將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列為PPP模式推廣重點領域;2014年,國家政策對PPP持續加碼,政策頻出。2015年,在環保領域,《新環保法》與“水十條”相繼出臺,中國環保領域的建設和發展令世界關注。除了中央財政補助以外, PPP模式或將挑起“大梁”,社會資本將真正成為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的重要渠道。
早在2007年,針對環保領域政府控制市場,行業壟斷、民營企業創新技術推動困難的現象,碧水源公司提出走“公私合營”的碧水源發展模式。2011年,碧水源與云南城投旗下的云南省水務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采用ppp混合所有制模式,成立云南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僅用3年左右時間,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五年來,碧水源采用ppp模式將業務拓展至新疆、山東、江蘇及貴州等省區,如今碧水源以ppp模式成立的合資公司超過30家,水處理能力達到每天1000萬噸,覆蓋了全國20多個省份,服務人口超過6000萬。
碧水源近期捷報頻傳,不僅在PPP區域拓展中跑馬圈地,同時在工業領域也開疆破土,先后中標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湖北天冠生物能源有限公司10萬噸/年燃料乙醇廢水處理項目、天津市寧河區潘莊工業區廢水處理工程。在中國迎來環保事業發展的黃金時代之際,碧水源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發展模式,走在行業發展的最前端,是中國環保領域的排頭兵和創新典范。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