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環境保護部《關于印發<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山東省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要求,推動全省建設項目環評技術市場健康發展,徹底解決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紅頂中介”問題,省環保廳日前下發《山東省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工作方案》,要求今年年底前,全省環保系統環評機構徹底與環保行政主管部門脫鉤,這一時限比國家要求提前半年。
全省環保系統現有26家環評機構,因為性質不同,脫鉤方式也不同。根據《方案》,脫鉤工作按照依法合規、徹底脫鉤、分批完成、妥善安置的原則。具有環評資質的直屬單位(非企業性質環評機構),可以通過依法將建設項目環評業務整體劃歸環保系統以外的其他企業,或者由單位職工以自然人出資成立的企業,或者退出建設項目環評業務等形式,徹底脫鉤。直屬單位全資、控股、參股(含直屬單位全資、控股、參股企業再出資)成立的企業性質環評機構,可以通過依法撤回股份、轉讓股份、劃轉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退出建設項目環評業務等形式,徹底脫鉤。
目前,首批7家環評機構已于今年6月30日前完成脫鉤,剩余19家將分二批于今年年底前全部脫鉤。環評機構逾期未與環保系統主管單位徹底脫鉤的,省環保廳將建議環保部撤銷其建設項目環評資質,全部退出建設項目環評技術服務市場。
脫鉤工作完成后,全省環保系統直屬單位以及直屬單位全資、控股、參股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在任何環評機構參股。直屬單位及其所屬企業的在編和聘用人員,一律不得作為環評專職技術人員參與建設項目環評技術服務工作,不得在環評機構參股。原環評專職技術人員愿意繼續專職從事建設項目環評技術服務工作的,必須與直屬單位及其所屬企業解除人事勞動關系。
我省全面實行環保系統環評中介機構改制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將從體制和機制上解決行業壟斷問題,逐步建立公平競爭、健康有序、高效服務的環評市場。
山東省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批次名單
編輯:陳丹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