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出臺《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通過法律、經濟和行政等多種手段,培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場,力推第三方治理模式。
“《意見》的出臺非常好,”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認為,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過繳納或按合同約定支付費用,委托環境服務公司進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包括工業治污和政府采購公共服務兩個領域。
薛濤指出,"第三方治理"一詞的本源是指工業領域的政府監管方、工業排污方和環保治理方(作為第三方),隨著國辦發〔2014〕69號文(《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的發布,第三方治理涵蓋了幾乎環保產業的所有方面,包括市政基礎設施中的環境公用設施,工業園區,工業污染治理等等。這樣的泛化稀釋了"第三方"背后的核心邏輯和工作重心。
《意見》涉及的污染治理領域全面,提出銀行支持、社會融資等多種吸收資金渠道,推出的政策措施多樣、便于操作,相信會有力推進河北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落地。薛濤認為,河北省推出的第三方治理有四大亮點。
亮點一:“經濟激勵”
為了引導排污企業選擇第三方治理,《意見》規定,第三方治理取得的污染物減排量,計入排污企業的排污權賬戶,排污企業可以據此進行排污權交易并獲取經濟利益。在前期手續審批、財政資金扶持等方面加大傾斜力度,支持重點工程優先選用第三方治理,污染治理設施由第三方運營的,排污費減免5%。
薛濤指出,通過經濟手段促進更多設備專業的企業來做,不僅可以提高工業治污領域的專業化水平,同時對監管的落實也有很大的幫助,符合幾年前E20研究院參與推行第三方治理的初衷。
亮點二:“倒逼機制”
除了經濟激勵政策措施外,河北還引入倒逼機制,推行環保第三方治理模式。
《意見》指出,河北將適度提高污染物排放標準,實施污染排放在線實時監控,對超過排放標準和排污總量的企業限期整改,到期仍不達標的強制實施第三方治理。對印染、皮革、電鍍、化工等高污染企業聚集、造成連片污染的重點區域實施掛牌督辦、限期治理,到期仍不達標的責令實施第三方治理。
對此,薛濤認為,第三方治理在通過倒逼機制,加強監管的過程中,有‘鞭子’也有‘胡蘿卜’。胡蘿卜是指排污費減免5%、金融手段則是綠色貸款,而鞭子就是加強監管的一些措施。
薛濤強調,本源中的第三方治理主要是工業領域,是信用缺失的一個領域,跟政府作為甲方的市政類項目相比,信用體系更差,容易產生違約欠債等問題,質約了模式的推廣。因此,河北引入金融機構的參與,由排污企業將應支付的污染治理資金存入金融機構賬戶,金融機構依據環境監管部門對第三方治理效果的確認證明,支付第三方治理費用。這樣既保證達標排放,又保障第三方治理企業經費得以落實,可以穩定收益,也體現了環境監管的重要性。
亮點三:“黑名單制度”
據了解,河北將構建企業誠信體系,環保部門將定期公布第三方治理企業業績、治理效果、履約情況等。對偷排偷放、數據造假等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的失信企業,實施“黑名單”制度,實行聯合懲戒。
“黑名單制度、誠信體系等等,是河北推出的實際舉措,避免第三方治理只是把風險轉移的一個行為,而是讓專業的公司市場機制激活,優秀的環保治理公司能夠獲得更大的市場,”薛濤指出,這其實是一個優勝劣汰的機制,只有保證這一點,才能實現推進第三方治理的初衷。
亮點四:“培育與引進”
河北將培育一批第三方治理企業。《意見》明確,支持河北省內研發能力強、技術水平高、市場信譽好的環境服務公司,擴大第三方治理市場份額。此舉發展壯大的治理企業不但可以攻克難題,還能起到帶動作用,構建成熟的商業模式。
除了培育省內環保企業外,《意見》指出,河北將有選擇地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環保企業集團,解決河北省治污難題,提供綜合性環境治理服務。
一點疑慮
薛濤指出,河北不僅培育省內治理企業,還將有選擇地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環保企業集團,這說明河北省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場是開放的。但這個選擇要交給市場。希望河北省平等對待省內外治理企業,搭建公平競爭平臺。
“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到由市場配置效率。在培養省內核心環保企業以及引進國內外環保企業集團的時候,市場機制會選擇出優秀的環保企業,政府要在合適的時候給予推動,而不要太多的干預,要保障選擇的公開、公正與公平。”薛濤強調,比如,地方國企乃至央企利用政治影響,甚至通過框架協議的方式圈項目,或者過于保護當地的環保企業,這些不平等的競爭環境都是違背習李時代政府簡政放權,民資國資公平競爭以及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要求。
附: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編輯:陳丹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