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夢想,就要守護它”,這是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的一句話。2014年,習總書記一句“新常態”似乎給了所有人希冀,給了所有領域夢想。期盼著天更藍水更清的環保產業,也同樣面臨全新的局面:新《環保法》實施,政策頻出,PPP、第三方治理受到熱捧,產業的大夢想已經來到各家門前,前路如何,未來如何構建,夢想如何守護,且聽聽幾位“掌門人”怎么說?
“新常態”下,夢想如何敲門?
首創集團總經理 王灝:
高質量的“新常態”也要有個構建過程,要在質量、結構等內涵發展上有新提升、新突破、新亮點,發展環保產業是構建新常態的必由之路。發展環保產業成為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的必然選擇。從這各角度看,環保產業的春天確實來了。
桑德集團董事長 文一波:
在經濟新常態下,環境保護也將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新階段主要體現了三大方面的變化:經濟增速的變化、投資的變化、消費需求的變化。經濟新常態下,環保企業的業務范圍和發展方式將不斷地延伸和轉變。
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 黃曉軍:
中國提出經濟“新常態”,說明我們將不再片面追求增長速度,而是要兼顧增長質量和產業結構優化。環保企業想要獲得長足的發展需要政策、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持;我們就要在節能環保領域,盡快探索出一條完善的市場化之路;另外,構建良性的價格形成機制對于產業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文劍平:
企業是市場哺育出來的,大企業只有在健全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才能產生。大樹需要成長在肥沃的土壤中,就如 同亞熱帶長出來的是樟樹,而寒溫帶才能長出來草甸一樣。健康、有序、公平的市場經濟“土壤”里,才能成長出大企業。
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常務副總裁 李力:
目前,整個環保行業可以用“風起云涌”來形容,整個行業企業都在求新求變,可以說是到了萬眾創新的時期。毫不夸張地說,現在企業不求新求變,就會被淘汰。新形勢下,我們很多環保企業也面臨著二次創業的問題。
國中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勇軍: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一個時間節點——從行業發展的角度講,我們迎來了一次比20年前市場化改革意義更大的歷史性機遇和變革。這給企業帶來了很多機會,也激發了我們的夢想。
未來,夢想如何敲門?
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趙笠鈞:
我們現在真的站在了比較好的風口,我相信在2020年在中國一定會出現,一家公司收入會超過今天所有水務行業公司收入的總和,也一定會有市值千億的公司。覺得我們整個行業要有這樣的信心和勇氣。
四川環能德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倪明亮:
我希望2020年,我們把市值做到100個億,穩步成長,穩步發展。從個人的角度思考,還是想以一個科技型企業的定位,通過不斷創新使中國環保裝備產業水平有所提升,從磁分離技術,走向其他裝備技術,最終成為一個環保綜合裝備的企業。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新民:
未來,津膜科技將繼續強化五項職能戰略,即:營銷戰略,擴張戰略,人才戰略,公司結構治理戰略,膜技術與互聯網、大物流及城鎮化對接戰略,使津膜科技成為國際領先的膜技術產品公司,讓中國的膜品牌在世界頂尖膜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
勝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廖偉豪:
未來,勝科會把集團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很多技術功能放在中國,包括有計劃在合適的時候成立一個面向全球的專家委員會,面向國際,包括中國國內,邀請行業的專家一起做一些技術專題。
在大夢想時代,如何站對風口,成就“大未來”? E20環境平臺特別策劃,與十數位領先企業家主題對話,探討“如何構架環境產業新常態?”系列文章將在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及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微信(微信號:chinawaternet)與中國大氣網微信平臺(微信號:chndaqi)持續發布。敬請期待。
與此相應,2015(第十三屆)水業戰略論壇3月27-28將在北京友誼賓館盛大舉行,屆時上述企業掌門人將圍繞“新時代下,如何構架環境產業的新常態?”等熱點話題,以對話形式,展開思想碰撞。歡迎參會。
編輯:任萌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