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受到了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引起了一番談“新環保法”的熱潮。
官方多是從宏觀高度出發,引導性地將“綠色發展”、“多元共治”、“行政監管部門責任”等觀念注入社會輿論。例如,環境保護部前部長周生賢曾表示:“在多元共治方面,新環保法不僅強化了政府的環境責任,還新增專章規定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賦予公民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并明確了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社會組織范圍,規定了財政、教育、農業、公安、監察機關、任免機關、人民法院等有關部門和機關的環保職責?!?/p>
專家則從多個維度發現了“新環保法”帶來的“變化”。例如,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總編、E20研究院院長傅濤就從環境產業角度分析了新環保法可能催生的九大產業趨勢,即“需求廣域化下催生交易結構的分化”、“監管嚴格將加大環境產業風險”、“以環境效果為核心的環保時代即將來到”、“走向綜合化的服務方向”、“服務界面迎來第四次上移”、“高標趨勢改變收益結構”、“產業模式開始轉變從B2G向B2C過渡”、“移動互聯開始影響產業”和“環保公眾品牌時代來臨”。
那么,環保企業家眼中的“新環保法”又有何不同?
在E20俱樂部活動中,E20傳播中心對十一位環保企業家進行了即時采訪,眾多環保企業“一把手”都有類似的觀點,“執行”、“落地”、“商機”等熱詞頻現。看環保企業家眼中的“新環保法”,就從這些“詞兒”走起!
“公開”、“執行”與“落地”
“執行”一詞是此次專題訪問中出現最多的詞匯。不論是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懲罰,還是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防范,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劉正軍、威立雅水務中國區副總裁黃曉軍等多位企業家都強調了對新環保法“執行”的關注。恰如文一波所說:“我關注新法的執行。環保行業健康發展,還是靠法律推動才行。為什么過去環保難做?它不是一個剛需。”有了法律的嚴格執行,才能讓環保市場的發展形成健康而有效的“剛需”。
新環保法不僅要嚴格執行,還需要公開地執行到底,落到實處。
青島天人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的總裁曹曼所言:“執法的前提必須是信息的公開,信息不公開執法就失去了前提?!睂Υ?,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金鐸表示:“《新環保法》專門設立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章節,明確賦予公眾更大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為公眾有序參與環境保護提供了法治渠道?!?/p>
對于新環保法的“落實”,多位企業家的看法如出一轍,恰如曹曼的一句話:“環保法真正的落地了,真真實實地解決一些問題,那個時候,環保行業才能走向一個正常的發展道路?!?/p>
“自覺”與“責任”
新環保法的嚴格和高標準為行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覺”、“責任”等關乎社會良知的詞匯成為不可忽略的熱詞。
對于“自覺”,多數企業家更期待環保法給“自覺”以推動力。例如,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笠鈞在談“執行”時引出了對“自覺”的看法:“新法的執行需要更大的勇氣,像反腐敗一樣打幾個打‘老虎’,形成震懾,才能更好的發揮新法對于環境保護的積極作用,讓更多企業和個人形成環境保護的自覺?!?/p>
而談到“責任”,企業更多的表示是“嚴于律己”。例如,勝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廖偉豪表示:“新環保法的處罰對象更加明確,力度也比以前更大,這對我們來說,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更加重大了。我們需要一如既往地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責任心,把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不允許有任何的僥幸的心理。必須時刻要打起十二分精神?!?/p>
“競爭”在“黃金時代”
很多熱詞被提起,但是最終都會落到一個方向——發展。
中國環保行業歷經多年歲月,現在,企業家們普遍關注“新環保法”能否帶來市場所必需的“競爭”。
“執法到位,會讓業內的一些不入流的企業或不能達到標準的企業被自然地淘汰,大浪淘沙,”深圳市金信安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中的觀點是眾多企業家觀點的縮影,“會有一些市場機會出現,讓一些有實力的企業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重新洗牌”的概念被多位企業家提及,難掩他們對環保行業未來的期待,亦如,劉正軍所言:“從此,要誕生一大批的百億級環保企業,環保行業的‘黃金時代’真正到來了。”
“黃金時代”會有怎樣的機遇?企業又能如何應對挑戰?E20環境平臺的“新環保法”專題,將與您一起探討答案。
專題詳細頁面請鏈接:環保企業家眼中的“新環保法”
本專題頁面設置有網友評論功能,歡迎您踴躍發言。
編輯:任萌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