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蔓延的勢頭已被成功控制,但“非典”的傳播給我們的市政、生活設施提出了新的健康要求。如何使污水排放完全達到無害要求,實現放心排放,給排水網絡提出新的課題,污水無害化處理成為必須盡快研究解決的問題。
污水傳播病毒應引起關注
香港淘大花園污水管道排氣管爆裂,滲出的病毒污水通過天井煙囪上沖到樓的高層,上層住戶因此受感染的說法公布之后,生活污水能夠傳播“非典”的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
針對污水問題,建設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出通知,要求加強管理。2003年4月24日,國家環保總局在通知中指出:從各地反饋的情況看,醫院廢水和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能力不足的問題普遍存在。并要求在防范“非典 ”期間,確保疫情不通過醫院廢水和醫療廢物擴散,各地環保部門應采取緊急措施,對沒有醫療廢水處理設施或廢水處理能力達不到要求的醫院,因地制宜立即補建污水處理罐(箱),采取加氯、過氧乙酸等殺菌滅毒措施。加氯消毒的醫院必須使用加氯機,確保醫療廢水不成為二次傳染源。各地應加強醫院廢水處理能力建設,各級環保部門在監管醫院污水和醫療廢物的工作中,要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護。
5月4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建設部再次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加強“ 非典”疫區城鎮污水的消毒滅菌工作。通知要求“非典”專診醫院或可能接納“非典”病人的醫院,應加大醫院污水消毒滅菌力度,嚴禁未經消毒滅菌處理或處理未達標的醫院污水排放。鑒于當前社會和家庭也多采用氯化消毒方式,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含氯量可能偏高,各城鎮污水處理廠要密切關注進水水質含氯指標的變化,采取措施,確保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
北京全市各污水處理廠分別投入大量石灰對廠區暫存的泥、渣、砂進行了消毒和表面封閉處理。從4月2 4日開始,北京市排水集團對各污水處理廠的出水進行消毒,半個多月共投加消毒劑200多噸。對于出水水質,他們采取緊急措施,加強水質監測之余對水中細菌的含量進行專項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出水水質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北京市國土房管局則發出通知,要求各單位要對全市房屋內部排水管道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這次檢查的范圍是北京市行政區域范圍內的住宅樓房(含室內有排水管道的平房)和非住宅房屋(包括機關、學校、廠房、寫字樓、賓館、商場等)室內排水管道。凡房屋內部排水管道接口漏水、管道銹蝕漏水、管道堵塞溢水,因外部管道(包括化糞池)堵塞造成的內部下水管線堵塞、外溢或漏水的現象,都要及時維修。
在疫情不算十分嚴重的上海市,所有污水處理廠都對尾水采取了更有效、更全面的消毒措施,確保全市自然水體不受污染。市排水管理處當即采取措施,組成專項檢查小組,同時利用“市區聯手,泵管聯動,網格化管理”的新機制,加大下水道疏通養護和消毒力度,加強對建筑工地及周邊地區的檢查。迄今為止,全市未發生一起因養護原因而引發 的污水冒溢事件。
“非典”時期,中水回用技術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建設部規定,為保證污水再生利用設施中消毒設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已受到擴散污染的社區、場所的污水再生利用設施,暫時停止向市政、綠化等公共場所供水。4月 23日,北京市市政府決定暫時停止對中水的利用,啟用市政大管網自來水替代生產的中水,全市綠化用水和道路噴灑用水已全部使用自來水。
污水無害處理是首要問題
其實,污水的無害化處理是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難題。據四川《廣元日報》報道,5月13日,廣元市政協主席趙立中帶隊視察了某醫院4處排污口,眼見污水、糞水長驅直入污染南河水,廣元市政協提出為防“非典”由水上途徑傳播,應立即將醫院的污水排放引入南河排污管道,切斷南河水質污染源。廣元市建設局對此十分重視,責成城建處于5 月14 日、15日組織施工力量加班加點,將排放的污水全部引入南河排污管道進行處理。
一些發達國家的污水問題雖然經過了多年的治理,但目前仍然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達到完全無害化處理。由此看來,城市污水處理問題的確是關乎健康的大事。城鄉居民住宅中的污水排放系統和人們息息相關。城市中下水管道堵漏;地漏產品跑氣;城市河道臭氣熏天等都危及到人類的健康。在鄉村,有組織的、健全的排污系統還不完善,大量污水在 沒有處理的情況下流回地下或者流入溝渠、匯入河湖,如果有病毒存在,交叉感染很難避免。
專家指出,現代衛生用具,已將存水彎合并設計成一體,根本不用穿樓板設U型管道,而室內地漏的設置就更無必要了,將不存在地漏穿樓板造成地面滲漏問題和跑氣問題。但即使衛生用具真的能把污水和人們隔離開,污水排放出去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無害處理,間接的受害還是無法避免,何況對于目前的狀況,住宅內部排水設施改造的任務非常艱 巨。
污水消毒指標體系需升級
“非典”目前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今后如發生由病毒引起的可通過污水傳播的疾病,如何采取城市污水消毒應急措施防范,有效控制城市污水造成的疾病再傳播,是本次“非典”事件給我們的啟示。不少專家提出了解決城市污水消毒處理及設施的建議。
有專家建議,研究針對強傳染性病原微生物的城市污水消毒和處理技術指標體系。城市污水消毒處理是城市污水廠出水排入天然水體前的最后處理步驟,對于城市污水回用,如中水利用,消毒也是保證中水回用安全的重要措施。傳統的城市污水消毒多采用細菌、總大腸菌群、余氯作為控制指標,其依據是根據常見腸道傳染病和常規消毒技術而制定 的。
水中含有多種病原微生物,目前常用的消毒工藝包括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消毒、臭氧消毒,幾種方法各有千秋,消毒劑的滅活效果各不相同,但目前污水消毒僅有常規指標,缺乏有效滅活病原微生物的指標體系。專家建議在目前僅有余氯和細菌學兩類指標的基礎上,應增加不同類別微生物的指標,包括病毒、抗消毒劑能力較強的細菌(如 細菌芽孢)、原生動物,采用不同類別消毒劑的劑量指標,完善綜合評價強傳染性病原微生物的城市污水消毒微生物學控制指標體系;同時應該加強針對強傳染性病原微生物的城市污水消毒工藝比較,確定消毒推薦方案,有效控制強傳染性病原微生物由城市污水再傳播問題。
也有專家建議,要加強地下管線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各種原因,我國城市地下管線管理滯后于城市的發展和國際同行業水平,其混亂無序的狀況,已成為我國城市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
因此要從城市發展戰略高度來認識地下管線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的作用與地位,掌握和摸清城市地下管線的現狀。由于GPS定位以其快速、優質、全無缺、不受通視條件約束等優點,可以廣泛采用GPS 定位測量。另外可以利用GIS技術,建立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實現科學化管理,保證污水最終排放達標。
對于市民的日常生活,專家建議,為了安全,小區的物業管理部門要對各種公共設施按照規定進行定期嚴格消毒,居民也應學會自查,并養成經常檢查自家有關設施的習慣。例如衛生間、廚房的地漏和“水封” 內水量較少,就可能串氣,因此必須每天一次加水。認真檢查地漏位置,如隱藏在柜子或衛生用器的下面,應采取措施,使其發揮“水封” 作用。由于位于建筑物中部的“天井”容易形成煙囪效應的“拔風”現象,會造成污染氣流“串味”。為此專家建議,當 “天井”不起室內通風換氣作用時,應關閉面向“天井”的窗戶,以避免污氣返回室內,并開啟其他一些直接對外的窗戶,以保證戶內的良好通風。
專家指出,很多建筑因下水管道穿透樓板,在上下層樓板間常有不同程度的滲漏。這種滲漏有可能造成傳播病毒。應該首先弄清是裂漏還是冷凝水結露情況。如果有裂漏的情況,應及時修補,如只是結露的滲漏,用戶則可采用噴藥消毒的辦法保證室內的清潔衛生。專家還建議可以對管道路徑進行改進,并使用較好的材料。同時,排污管采用分區、 獨立排管的方式,可考慮每5-6層為一條管道,即使有傳染病或其他病菌,也可避免大規模感染。
“非典”給人們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但是,“非典”也使污水排放和處理等長期存在的問題再度擺在面前。只要我們給予高度重視,污水問題的解決肯定為期不遠了。(《中國建設報》)排污管道進行處理。
一些發達國家的污水問題雖然經過了多年的治理,但目前仍然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達到完全無害化處理。由此看來,城市污水處理問題的確是關乎健康的大事。城鄉居民住宅中的污水排放系統和人們息息相關。城市中下水管道堵漏;地漏產品跑氣;城市河道臭氣熏天等都危及到人類的健康。在鄉村,有組織的、健全的排污系統還不完善,大量污水在 沒有處理的情況下流回地下或者流入溝渠、匯入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