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來源及成分復雜,危害性大。醫院污水主要是醫院的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術室等排放的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細菌、病毒和化學藥劑,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如果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醫院污水,不經過消毒處理排放進入城市下水管道或環境水體,往往會造成水體的污染,引發各種疾病及傳染病,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衛生部新近出臺了一系列關于醫院衛生消毒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嚴格控制“SARS”的擴散。從當前醫院污水處理的現狀來看,我國醫院污水大面積的無害化處理勢在必行,針對醫院污水安全、高效的處理工藝技術研發更是刻不容緩!建設部積極應對,及時安排有關機構和科研人員對此展開調研活動,為全國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供支持。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施漢昌教授和黃霞教授正參與建設部相關課題的調研工作,他們指出,現有大部分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實際中,存在相當大的問題,對控制病原體隨污水擴散極為不利。這些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污染物處理效率普遍不高醫院污水的主要水質特征之一為來源及成分復雜,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化學藥劑,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常規醫院污水處理設施在處理過程中,受到技術工藝的制約,主要是活性污泥微生物種類和數量少,系統內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不完全,并且,一些病原微生物易隨出水排放、擴散等,使得常規污水處理工藝對醫院污水中,對于主要有機、
無機污染物,以及病原微生物的處理效率不高。
2.對空氣的污染嚴重由于醫院污水水質特殊,常規好氧生物處理系統無封閉措施,曝氣供氧過程產生的氣泡擴散形成了大量的氣溶膠分子。這些氣溶膠大分子表面附著了一些病原微生物,向空氣中擴散傳播,這
就為傳染性疫病的傳播打開了另一條通道。
3.對出水消毒效率不高在醫院污水處理過程中,嚴格控制病原微生物隨出水排放,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醫院污水處理廠實際運行中存一些問題:現在常用的氯消毒方法毒副作用很大,臭氧、二氧化氯毒副作用較小的消毒劑又由于其高昂的費用,往往由于運行不正常而限制了有效的使用。
我國規制醫院污水處理的的現行標準體現在《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該標準綜合性太強,其中涉及醫院污水排放的條目很少,修訂工作正在進行中。
發達國家醫院污水處理是怎樣要求的呢?施漢昌教授透露,發達國家不僅建立了醫院內的衛生安全管理體系,而且對不同條件下醫院污水的處理方法也有明確的規定。
世界衛生組織關于醫院廢水排放的導則要求,醫院污水在下游城市污水處理具備以下條件時可以只經消毒后排入市政下水管道:
———下游有運行良好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其二級生物處理系統可以有效去除95%以上的致病微生物;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經過有效的厭氧生物處理,處理后的污泥中的寄生蟲卵少于1個/升;
———醫院有嚴格的衛生安全管理體系,確保有害化學品、藥劑、抗生素和放射性物質不被排入市政下水道;
———病人的排泄物被單獨收集,并采用足量的消毒劑消毒后妥善處置。
如果不能滿足以上條件,則醫院需要建立單獨的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其流程包括:初級處理、二級生物處理、深度處理和消毒。醫院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蟲卵,需要進行厭氧消化,也可以干燥后與醫院的固體廢物一起焚燒。
歐洲、北美國家和日本等在醫院污水的管理與處理方面都已實行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有些國家還嚴于上述要求。
醫院污水的特點決定對其無害化處理是非常嚴峻的課題:一些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在社會上蔓延,對現有醫院污水處理的工藝技術水平及其設施,將是一種嚴重的考驗。近期世界范圍內,正在流行的呼吸系統傳染疾病———非典型肺炎,對醫院污水的無害化處理技術及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了解,清華大學厚積薄發,最近開發成功自主知識產權成果為主體的“醫院污水安全化新型成套處理工藝”項目(工藝流程請見附圖),可以最大限度地對醫院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徹底地把住醫院污水這一
關,防止和控制病原體的蔓延和擴散。《中國建設報/中國水業》專刊特供,轉載務必標明出處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衛生部新近出臺了一系列關于醫院衛生消毒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嚴格控制“SARS”的擴散。從當前醫院污水處理的現狀來看,我國醫院污水大面積的無害化處理勢在必行,針對醫院污水安全、高效的處理工藝技術研發更是刻不容緩!建設部積極應對,及時安排有關機構和科研人員對此展開調研活動,為全國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供支持。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施漢昌教授和黃霞教授正參與建設部相關課題的調研工作,他們指出,現有大部分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實際中,存在相當大的問題,對控制病原體隨污水擴散極為不利。這些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污染物處理效率普遍不高醫院污水的主要水質特征之一為來源及成分復雜,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化學藥劑,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常規醫院污水處理設施在處理過程中,受到技術工藝的制約,主要是活性污泥微生物種類和數量少,系統內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不完全,并且,一些病原微生物易隨出水排放、擴散等,使得常規污水處理工藝對醫院污水中,對于主要有機、
無機污染物,以及病原微生物的處理效率不高。
2.對空氣的污染嚴重由于醫院污水水質特殊,常規好氧生物處理系統無封閉措施,曝氣供氧過程產生的氣泡擴散形成了大量的氣溶膠分子。這些氣溶膠大分子表面附著了一些病原微生物,向空氣中擴散傳播,這
就為傳染性疫病的傳播打開了另一條通道。
3.對出水消毒效率不高在醫院污水處理過程中,嚴格控制病原微生物隨出水排放,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醫院污水處理廠實際運行中存一些問題:現在常用的氯消毒方法毒副作用很大,臭氧、二氧化氯毒副作用較小的消毒劑又由于其高昂的費用,往往由于運行不正常而限制了有效的使用。
我國規制醫院污水處理的的現行標準體現在《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該標準綜合性太強,其中涉及醫院污水排放的條目很少,修訂工作正在進行中。
發達國家醫院污水處理是怎樣要求的呢?施漢昌教授透露,發達國家不僅建立了醫院內的衛生安全管理體系,而且對不同條件下醫院污水的處理方法也有明確的規定。
世界衛生組織關于醫院廢水排放的導則要求,醫院污水在下游城市污水處理具備以下條件時可以只經消毒后排入市政下水管道:
———下游有運行良好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其二級生物處理系統可以有效去除95%以上的致病微生物;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經過有效的厭氧生物處理,處理后的污泥中的寄生蟲卵少于1個/升;
———醫院有嚴格的衛生安全管理體系,確保有害化學品、藥劑、抗生素和放射性物質不被排入市政下水道;
———病人的排泄物被單獨收集,并采用足量的消毒劑消毒后妥善處置。
如果不能滿足以上條件,則醫院需要建立單獨的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其流程包括:初級處理、二級生物處理、深度處理和消毒。醫院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蟲卵,需要進行厭氧消化,也可以干燥后與醫院的固體廢物一起焚燒。
歐洲、北美國家和日本等在醫院污水的管理與處理方面都已實行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有些國家還嚴于上述要求。
醫院污水的特點決定對其無害化處理是非常嚴峻的課題:一些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在社會上蔓延,對現有醫院污水處理的工藝技術水平及其設施,將是一種嚴重的考驗。近期世界范圍內,正在流行的呼吸系統傳染疾病———非典型肺炎,對醫院污水的無害化處理技術及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了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