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為避免出現1918年‘西班牙流感’導致的大規模人類死亡事件做出貢獻。但另一方面,中國也正在出現濫用消毒劑的現象。”日前,世界著名生物學家、歐洲環境生物技術協會發起人和負責人、意大利培薩大學生物學教授博納西(Dario Bonassi)談到“SARS恐懼癥”在歐洲的情況時指出。近日,記者電話采訪了博納西博士,請他就防治非典和保護環境問題發表看法。
濫用消毒劑危害大
面對這場全球性的疫情,世界上所有的相關科學家都動員起來,密切合作。博納西博士所領導的歐洲生力生物技術中心也是立刻投入研究,因為環境和微生物的關系一直是該中心的研究課題。博納西博士說,目前各國科學家的合作情況良好,進展迅速,“我很贊賞和感動中國在抗擊和控制疫情上付出的努力”。但博納西博士也以一個微生物學家的身份提出警告。
博納西博士指出,防非典行動中,不分場合、時間地大量使用殺菌劑和消毒劑將對環境造成嚴重后果。使用殺毒劑最直接的目的是殺滅有害微生物,讓病毒無處藏身。但是,這些殺毒劑殺死的不限于有害微生物,有益的微生物也被一同殺死。在隨后的‘真空’中,生命力強的有害微生物就會乘虛而入。這像在一個鎮子里,為了消滅幾個間諜而把全鎮的人都殺死一樣荒唐。而且研究表明,目前通行的殺毒劑可能對非典病毒作用不大,而卻能大量地殺死有益微生物。
另外,長期大量使用消毒劑、滅菌劑,已使微生物產生抗藥性,滅菌效果大大降低;而殘留在我們生活、生產等環境中的藥劑殘留物越來越多,成為新的污染源,滋生新的有害微生物,嚴重威脅我們的身體健康。比如過氧化物類消毒劑,由于它們具有強氧化能力,可將所有微生物殺滅。而且,高濃度的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還刺激、損害皮膚粘膜,腐蝕物品。高濃度含氯消毒劑對人的呼吸道粘膜和皮膚有明顯刺激作用,對物品有腐蝕和漂白作用。
生物“消毒劑”無公害
博納西博士認為,防治非典首先要以科學和環保的方式清理我們的身邊的污染物。他說,真正清潔的環境里是含有各種微生物的。人類活動產生的環境污染物,都要靠微生物來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微生物是整個生態鏈中的清潔鏈。如果這個鏈接出現問題,我們的地球就變成了藏污納垢的垃圾場,生態循環無法維系。
他領導的歐洲生物中心的研究證明:在自然條件下,微生物對有機物的降解能力是有限的,特別在是當今地球生態環境惡變的條件下,這給有害微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環境,助長了它們的蔓延和可能產生突變體的機會。SARS病毒和其他病毒如埃博拉病毒、登革熱病毒、軍團菌病毒等的爆發一樣,與我們對待環境的態度、方式有密切的關系。
他們的研究中心發明了目前歐洲和美國正在普遍使用的生物降解和處理垃圾技術,即第三代生物技術“酶可邦”。他們基本的態度是,對于影響人類環境的有機垃圾,應該采用有機的方式進行處理。
博納西博士進一步說到,生物降解技術的“消毒方法”是,提取、馴化自然界中的有益微生物,以超過其他自然菌成百上千倍的速度分解有機污染物,使有害病毒和細菌沒有了宿主、寄生媒介或者營養來源,直至其死亡。同時,生物產品本身無毒無害,將有機物轉變為簡單的、無害的無機物如二氧化碳、水之后,這些微生物隨之減少至消亡,不會有殘留物或二次污染。
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博納西博士認為,在非典流行的地方,使用殺毒劑是不得已的辦法,但不能作為一種長期舉措。一旦疫情得到了控制,應該從根本上解決垃圾和環境問題,即采用最先進的生物技術保護環境。
記者在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上看到,(5月15日)意大利的非典患者人數是9人,9人治愈出院。而作為歐洲乃至世界的權威微生物專家,博納西博士正在馬不停蹄地工作著。《青年參考》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