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進行的北京防非聯合工作小組第四次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副市長劉志華介紹了北京市非典定點治療醫院小湯山醫院二部的污染控制措施,以下為該部分實錄:
[劉志華]:關于醫院環境的安全問題。為保證小湯山醫院二部建成使用后不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我們組織了專家對有關問題進行了嚴格的論證。[10:51]
[劉志華]:1、對空氣的影響。根據近三年來的氣象資料。小湯山地區5~8月的最多風向均為東風.月平均風速為2米/秒左右,在醫院病房的小環境中,采用正壓送風的通風方式,形成風壓梯度,即空氣由清潔通道通過病房向室外流動,保證清潔通道的空氣清潔和流通,不會造成交叉污染. [10:52]
[劉志華]:2、對水環境的影響。京密引水渠在小湯山醫院二部北4公里。醫院的污水經專門工藝的處理后;經現有市政管道向東南排放;不會影響北京市的水源。小湯山醫院二部日排污水量按1000噸設計,建有專門的污水處理系統,污水經化糞池一格柵—加氯消毒接觸池處理后排放。經衛生防疫和傳染病方面的專家論證,傳染病醫院污水經二次加氯消毒后,可有效地殺滅各類病毒、細菌。[10:52]
[劉志華]:因此,我們在小湯山醫院二部采取二次加氯消毒;首先在“非典”病人的病房,將病人的排泄物等進行液氯消毒后排入污水管網。其次,污水經化糞池進入接觸地前通過加氯機再次加氯,液氯與污水在接觸池充分混合后排放到市政管道為更有效地控制和殺滅“非典”病毒,根據小湯山醫院二部的特點,我們在市政污水管道末端的小湯山鎮綜合污水處理廠中,又增加了一臺加氯消毒設施,實施再次加氯消毒。[10:53]
[劉志華]:經三次加氯消毒,可以確保污水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在污水管網我們還加裝了余氯自動檢測系統,隨時監控污水處理效果。[10:54]
[劉志華]:醫院垃圾的處理。對于醫院的固體垃圾,根據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收集、運輸和銷毀的處理方案。隔離區內病人的剩飯、剩菜等各類固體廢棄物以及醫護人員的一次性隔離服、注射針頭等密封包裝后,集中焚燒。為此,在隔離區內設置了150個紅色垃圾筒。[10:55]
[劉志華]:配備了一輛專用的垃圾清運車,安裝了三臺每日處理兩噸垃圾的燃油焚燒爐。垃圾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焚燒,可有效地殺滅“非典”病毒,且焚燒的排放達到國家標準。限制區內的生活垃圾,收集后送指定的焚燒點(南紹垃圾焚燒廠)焚燒處理。[10:55]
[劉志華]:生活區內的垃圾收集后消毒填埋。限制區和生活區內設置了160個垃圾桶,配備了3輛專用車和12輛三輪車,用于收集和運送垃圾。[10:56] (千龍新聞網)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