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模式后,為響應國家號召,壯大企業影響力,碧水源于11月28日發布公告,公司與青島水務集團簽訂協議,共同組建青島水務碧水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雙方現金出資,其中碧水源出資1.47億元,持股49%。
青島水務集團承諾,其所有采用MBR工藝的項目同等條件下優先由青島水務碧水源承接,立即啟動李村河污水廠擴建工程(8萬噸/日,預計2014年12月完工)作為首期示范工程,及其他系統內相關涉水項目。
青島水務集團由青島國資委持有,是2012年末市政府決定成立的,目前資產主要來自劃撥的9所污水處理廠,定位在統一青島城市供排水、污水處理的投融資和建設管理,并拓展再生水利用等業務,有望給合資公司帶來的業務空間較大。此次碧水源出資1.47億元,金額在參股公司中僅次于云南水投。
碧水源稱,合資公司成立后將開展以膜技術為核心,涵蓋污水處理與自來水處理、海水淡化等業務,并整合山東水務市場,為區域解決污水、水資源短缺及飲用水安全提供全方位服務。將充分利用青島的有利條件,開展包括海水淡化等領域的技術開發與應用工作,促進膜技術的更廣泛應用。
早在2012年,碧水源就出資1200萬元與濱州海孚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在山東設立了碧水源(禹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開拓具有廣大市場潛力的山東省城市污水與工業廢水處理,以及自來水提標升級市場。今年3月碧水源又出資4900萬元與山東九龍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合資設立山東碧水源科技有限公司,進一步完善碧水源在山東省的戰略布局,推動膜技術的廣泛應用。此次與青島水務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是碧水源延續“碧水源”模式,進一步深入開拓和整合山東水務市場的又一重大舉措。
據悉,為完成“到2016年底實現青島市范圍內河流可見魚類生長”的目標,青島將從2014年開始連續三年將水污染治理作為市財力投資一號工程。據規劃,李村河污水廠外,青島水務集團還將負責樓山河15萬噸擴建、2萬噸中水項目。青島市14-15年的主要項目還包括墨市污水廠(6萬噸、1萬噸中水)、城陽污水廠1萬噸中水、膠州污水廠5萬噸產能、鐮灣河污水廠每日2.8萬噸中水等。碧水源繼續深耕山東市場,空間大、未來發展可期。
一直以來,碧水源大軍擴張步伐都呈現迅猛之勢,公司與珠海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及崔鵬飛共同投資設立廣東海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進入華南水務市場,與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設立山西太鋼碧水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進入山西水務市場。
碧水源表示,要結合國家利好政策,加快碧水源模式發展力度,力爭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模式的示范與成功典范。合資公司的成立對于保持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也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