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河流是水資源的重要載體,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日趨嚴重的水體污染,特別是城市湖泊河流水體的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湖河水生態的治理修復、水資源的凈化回用,已成為確保生態水質量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6月29日,在“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之“市政污水與新水源深度論壇”上,四川環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易介紹了“超磁透析加原位修復”技術,指出該技術是一劑河湖生態修復的中西醫結合良方。
周易介紹“河湖生態修復綜合解決方案”
中醫加西醫確保河湖水質
目前,我國在河湖治理方面,經常存在“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局面,周易指出,這源于對河湖結構、功能、生態系統等缺乏科學統一的認識和規劃,對此,環能德美提出了中西醫結合的辦法,即“超磁透析加生態治理”。
“超磁透析保護技術是環能德美在稀土永磁水處理技術的基礎上,研發出的用于非磁性水體懸浮污染物處理的低碳高科技水處理技術。”周易表示,它具有水力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小、處理水量大、凈化效果好、污泥濃度高、工藝流程短等優勢。“河湖原位生態修復技術”能夠修復營造良好河湖生態環境,環能德美將人工濕地、截污治污、生物浮島及生態護岸、河道清淤的生態修復技術與超磁透析技術組合起來,從根本上再造水體清澈、靈動、生態的水環境。
開展多項工程 推動河湖生態修復發展
近年來,環能德美開展了多項工程建設,為美麗中國生態水文明保駕護航。其中北京老鳳河新鳳渠城市河道生態水確保工程(BT)、北京埝壇公園生態水確保工程(EPC)、北京東隆別墅區景觀湖生態水保持工程(EPC)、昆明滇池生態水確保車載中試項目、福州西禪寺生態水確保工程(融資租賃)等工程的建設都對河湖生態修復領域影響頗深。另外公司投入建設的“成都國際鐵人三項賽生態水確保工程(EPC+O)”甚至成為我國水景觀的“藍色經典”,環能德美這些工程的建設都為河湖生態修復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周易說:“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保障河湖水質良好,建設美麗中國,是環能德美上善治水的理念。”環能德美致力于成為綜合環境服務提供商,依托公司資金和技術的運營優勢,提供投融資、前期咨詢、工程設計、設備制造、項目建設、運營管理的一條龍綜合服務,帶動一條河、一個縣、一個市的河湖水生態區域整體解決方案,從根本上保證水環境結果滿意,確保水生態與人類的長期和諧共處。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