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水環境污染現狀,優化人們生活環境,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力度?!?a target="_blank">“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指出,到2015年,新增污水處理規模4569萬噸/日。目前,我國絕大多數污水處理廠建設均采用地上式,但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和對環境要求的提高,特別是針對土地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的大城市來說,污水處理廠建在地下將成為大型城市污水治理工程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
優勢:節省土地資源 環境影響小
地下污水處理廠突破傳統污水處理廠用地觀念,科學合理地利用了地下空間,具有占用空間小、節約地上土地資源等優點,在節省城市開闊空間的同時,也不會對周圍景觀的美觀性產生影響,提高了周圍土地資源的價值。
另外,由于主要處理設施處于地下,地下污水處理廠也徹底解決了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濁氣、噪音等問題,對周圍居民和環境產生“零影響”。同時,將產生噪音的設備轉入地下,也降低了對隔音設備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爭議:投資成本高&提升環境價值
針對地下污水處理廠建設爭議最大的問題就是其投資成本高的問題。有專家表示,“表面看來,地下污水處理廠的投資成本較高,但是隨著城市可利用土地資源日趨減少,土地價格逐漸增高時,地下污水處理廠的價值就會顯現出來。如果考慮上土地價值、環境價值,地下污水處理廠的‘性價比’與地上式相差無幾?!睋私猓瑹熍_古縣污水處理廠工程預計投資1.6億元,建設成本相當于普通污水處理廠的一倍。但項目負責人稱“雖然投資額大,但節省出來的地上空間價值,遠遠超過多出來的建造成本。”
我國已有多個項目 在大型城市發展前景好
國外在地下污水處理廠建設方面發展較早,如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瑞典等發達國家地下污水處理廠均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據了解,韓國約有大于50%的污水處理廠建在地下,瑞典大部分污水處理廠也都建在地下,其大型地下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不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在世界上均處于領先地位。
近年來,我國開建了多個地下污水處理廠,在北京、深圳、青島、煙臺、昆明、合肥、蘇州、廈門、桂林、臺北等地陸續有地下污水處理項目上馬。
有專家表示,目前,地下污水處理廠在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在國內外也有很多成功的應用案例,對于經濟發達、土地資源高度緊張、環境要求高的地區,地下污水處理廠建設將成為一種趨勢,并且,從長遠來看,也符合資源節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更多有關“污水處理廠優勢分析與前景發展”的相關信息,請關注“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之市政污水與新水源深度論壇第一單元——市政污水處理市場發展新思路。
附:我國部分地下污水處理廠基本情況
名稱 | 地點 | 處理能力 | 投運日期 |
十五里河污水處理廠二期 | 安徽 合肥 | 10萬噸 | 預計2014年6月 |
高新區污水處理廠 | 山東 青島 | 18萬噸 | 預計2013年年底 |
古縣污水處理廠二期 | 山東 煙臺 | 6萬噸 | 預計2013年8月 |
昆明第十污水處理廠 | 云南 昆明 | 15萬噸 | 2013年7月投運 |
昆明第九污水處理廠 | 云南 昆明 | 10萬噸 | 預計2013年投運 |
張家港金港片區污水處理廠 | 江蘇 蘇州 | 5萬噸 | 2012年12月投運 |
布吉污水處理廠 | 廣東 深圳 | 26萬噸 | 2011年8月投運 |
廣州市京溪地下凈水廠 | 廣東 廣州 | 10萬噸 | 2010年9月試運行 |
平樂污水處理廠 | 廣西 桂林 | 約1萬噸 | 2010年6月試運行 |
天堂河污水處理廠一期 | 北京 大興 | 4萬噸 | 2009年2月試運行 |
內湖污水處理廠 | 臺灣 臺北 | 15萬噸 | 2002年11月投運 |
編輯:朱麗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